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夏日的喜爱与欣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特有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点明了诗人对小暑季节的从容态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在幽静的居所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仿佛从尘世退隐一般。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接着,“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夏季常见的昆虫——蚊子(青奴)和蝉(黄妳)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夏日夜晚的活跃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同时,也暗示了夏季夜晚的凉爽与舒适,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氛围。鸟儿的鸣叫在茂密的竹林中回响,雨滴落在荷叶上,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还通过嗅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夏日的清新与宁静。
最后,“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在傍晚时分,诗人无需处理任何事务,只是随意漫步至西厢,享受这份难得的闲适与宁静。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满足,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季日常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哲学思考。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
夜阑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
一阵白蘋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
恨啼鸟、辘轳声晓。岸柳微风吹残酒。
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
那人知后,怕你来僝僽。
与君涉世网,所得如钩温。
念昔相乖离,俯仰变寒暄。
把袂安可期,寄书嘱加餐。
三年汝水滨,孤怀谁与言。
末路非所望,联镳金马门。
校文多豫暇,玄谈到羲轩。
孰云笭箵小,史书垂后昆。
匪惟以旧闻,牴牾良可刊。
比枉病中作,笔端淮海奔。
亟驾问所苦,兀坐一室闲。
晤对不知夕,归途斗星翻。
平时带十围,颇复减臂环。
君其专精神,微恙不足论。
恺悌神所劳,此理直如弦。
舞鹤亭空亭,无鹤胡为名。
亦如西山赋招鹤,无鹤可招也不恶。
何必玄裳缟袖二八真娉婷,想像标致便足使人毛骨清。
仙翁好鹤非徒尔,鹤德从来比君子。
坡仙自谓吾不如,今翁与坡岂其殊。
苍苔白石有馀乐,一似箪瓢甘澹泊。
笑杀飞鸢太不灵,贪腥嗜腐哗然争。
九皋一唳醒人耳,又如片言之善应千里。
更笑荒林老木终日号毕逋,说吉说凶谁听渠。
仙翁爱鹤爱其德,我读翁诗三叹息。
便好从翁痛饮醉倒斯亭边,振袂起舞学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