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宣州杂诗二十首·其二十》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

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

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

(0)
翻译
宛水流经城边,浩荡向北蜿蜒流淌。
远处的船只载着橘子和甘蔗而来,深入水中便于捕鱼捉虾。
鹅儿在长满椒叶的岸边显得美丽,稻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这里一年四季风俗美好,让远方的旅人羡慕不已。
注释
宛水:清澈的河流。
城下:城市附近。
滔滔:水流滚滚。
北去:向北流去。
远船:远处的船只。
橘蔗:橘子和甘蔗。
深步:踏入深处。
鱼虾:鱼和虾。
鹅美:鹅儿的美丽。
冒椒叶:覆盖着椒叶。
蜜香:甜蜜的香气。
稻花:稻田里的花。
岁时:一年四季。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笑杀:引以为乐,羡慕。
异乡槎:来自他乡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二十首,描绘了宛水(可能是宣州附近的一条河流)流经城市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宛水的动态之美和周边环境的富饶与生机。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开篇两句描绘了宛水浩荡流经宣州城,河水奔腾向北的景象,水流的动态与地理方向都清晰可见。

"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进一步描绘了河边的繁忙景象,船只载着橘子和甘蔗驶来,人们在河畔深处捕鱼捞虾,生活气息浓厚。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这两句通过鹅群和稻花的意象,暗示了丰收的季节,鹅肥美的形象和稻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田园诗画。

最后两句"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的喜爱和对异乡人的调侃,赞美了宣州的岁时风俗之美好,让人感到亲切愉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宣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晚春十二首之一·其十三

木奴花发四邻香,静里偏知日晷长。

坐久出门看野色,乱山平处是钱唐。

(0)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春日十二首之八·其八

筠笼采摘小童回,樱豆堆盘杂笋梅。

正尔客怀寥落甚,不妨频覆掌中杯。

(0)

桂月凭阑

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

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0)

题竹并梅兰图·其二

江上寒梅已报春,幽兰还与斗清新。

纤毫解把明珠赠,信有湘皋解佩人。

(0)

画红梅

花到浓时花欲无,桃嫌太俗杏嫌粗。

孤山别有春风面,消得徐熙没骨图。

(0)

滕王阁图

画栋朱帘云雨间,朝看南浦暮西山。

风帆不送诗人到,高阁临江亦等闲。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