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清晨起床后,敲响了清脆的磬钟,声音从林中传出。诗人通过“吟苦晓灯暗”表达了对佛法修炼的艰难和内心的苦恼,以及晨曦微光与灯火交替时刻的寂寞。在“露零秋草疏”的描写下,我们感受到了秋天露水点点,草木稀疏,自然界的萧瑟与僧人的孤独相互映衬。
“旧山多梦到”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思念,而“流水送愁馀”则是他用来表达心中的忧郁和无尽的离别之情。最后,“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表现了诗人希望在寺中度过一年时间,却又感到羞愧,因为他没有亲朋好友可以书信往来。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清晨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孤独、追忆和忧伤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