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蓬沓走吴女,浣水为花朝浣纻。
昼随睛网晒日中,夜覆井阑飘白露。
织成素雪裁称身,夫为吴王戍柏举。
田家岁绩供布缕,独夜讵如妾愁苦。
江头蓬沓走吴女,浣水为花朝浣纻。
昼随睛网晒日中,夜覆井阑飘白露。
织成素雪裁称身,夫为吴王戍柏举。
田家岁绩供布缕,独夜讵如妾愁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劳动场景和人物情感。首句“江头蓬沓走吴女”,生动地刻画了吴地女子忙碌的身影,如同江边草丛中的鸟儿纷飞,表现出她们勤劳的特质。次句“浣水为花朝浣纻”则写女子们在河边洗涤苎麻,仿佛将清水赋予花朵般的美丽。
接下来,“昼随睛网晒日中”描绘了她们白天在阳光下晾晒衣物的场景,而“夜覆井阑飘白露”则暗示了夜晚辛勤工作的辛苦,即使露水沾湿衣裳,她们也无暇顾及。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劳动妇女的坚韧与辛劳。
“织成素雪裁称身”形容女子们精心纺织的衣物如素雪般洁白,但“夫为吴王戍柏举”一句揭示了她们背后的家庭责任,丈夫远赴战场,留下她们独自承担起家庭的纺织劳作。
最后两句“田家岁绩供布缕,独夜讵如妾愁苦”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自身生活的艰难,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春渚微茫碧草连,千花飞尽柳飞绵。
孤云野鹤生遥思,明月清风共一船。
破褐还寻栖隐地,空囊唯乞送行篇。
先生自有修真诀,不倚丹砂驻少年。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
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
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
众里知心少,唯师是故人。
临终书未答,昨夜梦全真。
鹤唳浑如哭,花开不似春。
近逢同住者,得问病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