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竹椽短,不劳朱垩施。
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
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
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疏篱。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垩施。
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
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
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疏篱。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简陋却朴素的茅屋,用竹竿作为屋顶和墙壁,无需多余的粉饰。房屋虽不高,但足以避免神鬼窥视,这样的设计适合贫困的家境,也能让子孙后代安心居住。房屋接近古代的质朴风格,即使在风中也显得有些摇晃,显示出生活的艰辛。然而,诗人以梅花为背景,一树梅花隔着稀疏的篱笆,增添了些许幽雅的情趣,暗示了屋主内心的高洁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茅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锦字缄愁倩谁寄。
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
记曾留后约,何事蹉跎,冷落银屏旧时意。
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空望断、归舟天际。
更莫问、相思几多深,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