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三绝·其二》
《又三绝·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人间万事转头空,皂帽飘萧一病翁。

不学孟嘉狂落魄,故将白发向西风。

(0)
注释
人间:世间。
万事:万物。
转头空:终将成空。
皂帽:黑色的帽子。
飘萧:飘摇。
一病翁:一位生病的老翁。
不学:不再效仿。
孟嘉:东晋名士,以醉洒落魄著称。
狂落魄:放纵不羁。
故:故意。
白发:白发。
西风:秋风。
翻译
世间万物终将成空,一位身着皂帽、面容憔悴的老翁独自飘摇。
他不再像孟嘉那样放纵不羁,只任凭满头白发在秋风中飘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人生变迁中感慨良深的情景。"人间万事转头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万事皆为空,如同转瞬即逝的云烟。此句已显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宿命观和淡泊之情。

"皂帽飘萧一病翁"中的“皂帽”通常指的是道士所戴的帽子,“飘萧”则形容其飘逸自如,似乎在说这位老者因疾病而显得孤独与苍凉。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不学孟嘉狂落魄"中,“孟嘉”指的是孟嘉(公元289-341年),东晋时期的名将,被誉为“神威天将”,而“狂落魄”则形容其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气概。诗人说自己“不学”此等英烈之士,反映出诗人的自谦和对英雄事迹的向往。

"故将白发向西风"一句,通过老者的白发和向西风,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壮志未酬的情况下的无奈与哀愁。这里,“西风”常被用来象征秋天,也暗示着生命的凋零和岁月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老者形象,抒发了对人生易逝、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英雄气概的向往与不甘平庸。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过峤甸始见禾泥蛮数家有叟携酒过水见土酋饮道傍仆从皆饮酒尽乃行有作

山断村才见,溪回路忽迷。

贩茶非土獠,劝酒是倭泥。

碧树排云直,青秧插水齐。

欲忘乡土念,多事子规啼。

(0)

塞门至银州关道中

银州西下忽都河,胡卒东来唱旧歌。

星散诸营连坼堠,云屯万里蔽沙陀。

自嗟出塞春光少,谁道临关月色多。

顾我鹤形非燕颔,立功万里定如何?

(0)

勉学诗·其十三

驱车入东洛,策马上西京。

所遇何表表,莫非公与卿。

旌旄出广路,百步辟人行。

前驱与后拥,不绝如雷轰。

人生处困阨,孰不思宠荣。

此途良足乐,此任苦不轻。

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

永怀鼎足戒,毋使公餗倾。

(0)

三十六湾

湘阴县南江水斜,春来两岸无人家。

深林日午鸟啼歇,开遍满山红白花。

(0)

阿鲁台受封后遣其幼子入侍

远分符券册天骄,恩似春阳及草苗。

虏骑万人先纳款,胡儿十岁也归朝。

旧垂髽髻缠番锦,新赐珠缨珥汉貂。

暗想黄云沙碛里,托身何幸到青霄。

(0)

酬王尊师仙游三首·其一

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

惭无学仙分,得伴赤松游。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