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闇淡天雨霜,边风萧萧草木黄。
捣衣早寄关塞长,念君北征穷朔方。
明月流辉照洞房,蟏蛸在户熠耀光。
金炉兽炭苏合香,锦衾角枕七宝床。
清漏迢迢夜未央,断猿哀雁摧肝肠。
忧来抚瑟弹清商,君今不在谁为详。
揽衣出户涕沾裳,望而不见增忧伤。
黄云闇淡天雨霜,边风萧萧草木黄。
捣衣早寄关塞长,念君北征穷朔方。
明月流辉照洞房,蟏蛸在户熠耀光。
金炉兽炭苏合香,锦衾角枕七宝床。
清漏迢迢夜未央,断猿哀雁摧肝肠。
忧来抚瑟弹清商,君今不在谁为详。
揽衣出户涕沾裳,望而不见增忧伤。
这首《燕歌行》描绘了一幅边塞思妇的凄美画面。开篇以“黄云暗淡天雨霜,边风萧萧草木黄”两句,勾勒出边塞冬日的荒凉景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氛围。接着,“捣衣早寄关塞长,念君北征穷朔方”,通过思妇为远征丈夫准备衣物的情节,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担忧。
“明月流辉照洞房,蟏蛸在户熠耀光”两句,将思妇所居的洞房与明亮的月光对比,反衬出其内心的孤寂与不安。“金炉兽炭苏合香,锦衾角枕七宝床”描绘了思妇居住环境的奢华与精致,与她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思妇的寂寞与无奈。
“清漏迢迢夜未央,断猿哀雁摧肝肠”两句,通过时间的漫长与自然界的哀鸣,强化了思妇内心的痛苦与煎熬。“忧来抚瑟弹清商,君今不在谁为详”则直接表达了思妇因丈夫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忧愁与迷茫。
最后,“揽衣出户涕沾裳,望而不见增忧伤”两句,以思妇的动作和情感变化收尾,形象地展现了她从内心挣扎到最终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情与哀愁,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霄汉谁能问布衣,招寻偶复此相依。
溪山待老嗟行迈,名禄关心悟昨非。
树密林猿当径下,春閒江鸟向人飞。
舟经浩荡行将没,家入苍茫晚未归。
满地荒烟迷蔓岭,乱峰寒日照柴扉。
望穷尽处情兼远,坐到忘言思转微。
幽事独怜西涧草,清狂不种北山薇。
只应李愿归盘谷,人物于今一笑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