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艑激风湍,长淮五月寒。
客情无处住,折取栋花看。
大艑激风湍,长淮五月寒。
客情无处住,折取栋花看。
这首明代诗人余寅的《淮上阻风》,描绘了在淮河上遭遇风浪时的场景与情感。
“大艑激风湍”,开篇即以“大艑”(大型船只)在汹涌波涛中颠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激风湍”三字,生动地展现了风浪之猛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船身的剧烈摇晃。
“长淮五月寒”,进一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五月本是江南温暖的季节,但“长淮”(指淮河)却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这不仅是气候上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长淮,作为一条重要的河流,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客情无处住”,直接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游子之情。在异乡遭遇风浪,不仅身体受到威胁,心灵也倍感孤独与无助。“无处住”三字,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流露出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折取栋花看”,在困境中寻求一丝慰藉。在风浪中,诗人或许无意间折下了一枝船舱顶上的花朵,以此来暂时忘却眼前的险境,寻找心灵的安宁。这一细节虽小,却蕴含着深意,展现了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古代文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草堂潇洒,今年初种碧琅玕。更宜野菊幽兰。
便信先生于此,真个不求官。
但西负揽镜,落日凭栏。耕笔钓磻。算遭遇,未应难。
好待青霄得路,稳上长安。
良辰乐事,且展放尊前舞袖宽。天影外、秋色南山。
长日之英,为国生贤,魁然此公。
看功名一出,江湖气量,才华谁有,星斗心胸。
霖雨盐梅,随宜适用,已见时和岁又丰。
余无事,但门庭清雅,车骑雍容。秋香笑指篱东。
道拟共他年伴赤松。
要河车挽水,双瞳似月,丹砂伏火,两颊还童。
雪落花开,东阡北陌,折简来呼白发翁。
高情在,是绣江绿野,黄阁清风。
待支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
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处,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蹉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