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寒窗业已成,远携书剑入蓬瀛。
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
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
郤诜去后无消息,君复当居第一名。
十载寒窗业已成,远携书剑入蓬瀛。
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
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
郤诜去后无消息,君复当居第一名。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四景为主事司叔端赋(其二)蟾宫折桂》描绘了一位十年苦读终于功成名就的学子形象。首联“十载寒窗业已成,远携书剑入蓬瀛”展现了主人公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业有成,带着书卷和武器踏上求学之路,意象生动,寓意深远。
颔联“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运用了“蟾宫折桂”的典故,比喻科举考试中榜,象征着主人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前途似锦。"万里青云"则形容仕途坦荡,前景光明。
颈联“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即使岁月流转,他的志向也不会因时光而减退,身着恩赐的官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荣耀。
尾联“郤诜去后无消息,君复当居第一名”借用郤诜的典故,表达对主人公超越前人的期待,暗示他将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最高荣誉,成为新的佼佼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主人公的勤奋与才华,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闲居寡晤语,二妙喜过从。
倒屣竹径间,焚香草堂中。
呼儿具鸡黍,杯盘愧匆匆。
所贵意味真,岂在品物丰。
云阴暑气微,左右动凉风。
但恐日夕至,不计樽罍空。
话言及出处,惜我性乖慵。
人生贵自适,颛蒙讵能同。
酒酣起纵步,银蟾已生东。
长揖送二妙,矫首冥飞鸿。
唶唶复唶唶,集我檐前鸣。
严翁且至止,棨戟临门庭。
两年隔天涯,瞻云每茕茕。
今朝拜膝下,高堂溢欢声。
翁既载欣慰,有子沐恩荣。
昔著青衫别,今来锦衣迎。
儿亦载欣止,承颜慰私情。
昔别固康强,今来倍精明。
子归亦忻忻,中庖出珍烹。
僮仆亦忻忻,趋跄奉杯觥。
孙枝复荣秀,兰芽睹宁馨。
怡怡子父欢,天伦乐难名。
相过日无虚,杂遝皆朝英。
陈樽与列俎,击鼓还吹笙。
人事苦难齐,此乐鲜得并。
因兹感余怀,涕泪沾冠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