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头水》
《陇头水》全文
明 / 文翔凤   形式: 乐府曲辞

谁划陇水断谁筑陇坂。

高东流照汉月西流濯羌刀归肠欲裂限临洮人将流水羌西去折柳天山笛怨劳。

(0)
鉴赏

这首《陇头水》是明代文翔凤所作,描绘了陇山一带的壮丽景色与边塞风情,充满了浓郁的边疆特色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谁划陇水断谁筑陇坂”,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陇水被切断,陇坂被筑起,暗示着边疆的险峻与军事防御的重要性。接着,“高东流照汉月西流濯羌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陇水向东流去,映照着汉月,而向西则洗涤着羌刀,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民族的冲突。

“归肠欲裂限临洮”一句,通过“归肠欲裂”的夸张描写,表达了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面对边关的无奈与痛苦。“人将流水羌西去”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战士在战事中的艰难与牺牲,他们不得不远离故乡,西行作战。“折柳天山笛怨劳”以折柳送别和天山笛声的哀怨,渲染了离别的伤感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整体而言,《陇头水》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与悲壮,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边疆生活和战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翔凤
朝代:明

明三水人,字天瑞,号太青。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知莱阳、伊县。以副使提学山西,入为光禄寺少卿,不赴,卒于家。学问渊博,工诗赋。有《太微经》、《文太青文集》。
猜你喜欢

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0)

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0)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

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

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

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

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

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

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

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

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

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

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0)

送刘秀才归江陵

花间祖席离人醉,水上归帆落日行。

(0)

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0)

秋思二首·其一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馀。

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