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门老臧获,朴野故不俗。
惊喜见我来,致词容有蹙。
昨为月十三,丁巳事在目。
随主在旧京,亲见宸位复。
荒荒十四载,往事堪痛哭。
出纸索我书,流品严清浊。
书中无多人,胡陈已鬼录。
主人深闭门,长岁少剥啄。
料无东坡客,教坏君实仆。
应门老臧获,朴野故不俗。
惊喜见我来,致词容有蹙。
昨为月十三,丁巳事在目。
随主在旧京,亲见宸位复。
荒荒十四载,往事堪痛哭。
出纸索我书,流品严清浊。
书中无多人,胡陈已鬼录。
主人深闭门,长岁少剥啄。
料无东坡客,教坏君实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一位老仆人的情景,通过老仆人的口述,回顾了过去十四年的沧桑巨变。老仆人对主人的忠诚与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都蕴含在这简短的诗句中。
首句“应门老臧获,朴野故不俗”,点明了老仆人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他虽是仆人,但朴实自然,不流于世俗。接着,“惊喜见我来,致词容有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仆人见到诗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惊喜,也有忧愁,可能是因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而感到感慨。
“昨为月十三,丁巳事在目”两句,直接引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这里提到的日期和事件,暗示了特定的历史背景或个人经历,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感。
“随主在旧京,亲见宸位复”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老仆人与主人之间的深厚关系,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重要事件。这可能是指某位重要人物或政权的恢复,体现了历史转折点上的个人见证。
“荒荒十四载,往事堪痛哭”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四年漫长岁月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无法挽回的往事的深深哀伤。这种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出纸索我书,流品严清浊”两句,描述了老仆人请求诗人书写的内容,可能是对过去人物或事件的评价,强调了区分善恶、是非的重要性。
“书中无多人,胡陈已鬼录”两句,可能是在说书中记载的人物中,已经很少有人在世,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主人深闭门,长岁少剥啄”两句,描绘了主人的隐居生活,与外界隔绝,岁月静好,但也可能暗含着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感慨。
“料无东坡客,教坏君实仆”两句,以苏轼和司马光为例,表达了对某些行为或言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仆人之口,展现了个人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吴头楚尾沧江清,元冥试令飞初霙。
驴背客寒风打笠,江心渔乐舟冲凌。
芦腰已折须添白,山头乍失髻矗青。
或见沙觜翁举网,尚有船唇儿弄罾。
夫岂皲瘃之不惧,衣食切已劳经营。
冰鱼冻蟹入盘活,谁家羊膏佐软烹。
造物不齐有如此,对之令人感慨增。
瑶机锦綍识异物,传来北宋腾清声。
奎章学士丹邱生,一时法眼精品评。
烛照意移生栗烈,画时不知呵冻几度方能成。
璇霄犹睹晓蟾娟,济济冠裳拥庆烟。
丹粟香中陈桂醑,玉山颓处酌琼筵。
崇牙徐听钧天奏,高阁遥闻昼漏传。
此日含毫多沈宋,昆明漫数景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