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当时犹贵信,况于万世信无刊。
从来旧史传三述,亦越新编切五难。
义利纤毫毋或爽,劝惩一字必期安。
试观三百年间事,已意曾无爱恶干。
赏罚当时犹贵信,况于万世信无刊。
从来旧史传三述,亦越新编切五难。
义利纤毫毋或爽,劝惩一字必期安。
试观三百年间事,已意曾无爱恶干。
这首诗《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其六)》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体现了他对历史编纂严谨性与公正性的深刻见解。
首句“赏罚当时犹贵信,况于万世信无刊”,强调了在历史记载中,无论是对人的赏赐还是惩罚,都应以诚信为本,更何况是对于后世的记载,更需保持其真实性,不可篡改。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真实性的高度重视。
接着,“从来旧史传三述,亦越新编切五难”两句,指出历史记载自古以来就有多种版本,而新的编纂工作则需要面对诸多挑战,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创新,确保历史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义利纤毫毋或爽,劝惩一字必期安”强调了在历史记录中,无论是道德原则(义)还是物质利益(利),都应该精确无误地反映,同时,对人的劝导和惩罚,每一个字都应慎重考虑,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试观三百年间事,已意曾无爱恶干”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态度,认为在记录历史时不应掺杂个人的好恶情感,应当保持中立,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事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弘历对历史编纂的严谨要求和对历史真实性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历史能够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的愿望。
金台名宦姑苏客,客里相逢见颜色。
手持诗卷锦离离,珠玉联翩光耀日。
自言平昔爱此君,手栽十亩吴江濆。
苍龙起舞淇园夕,彩凤长鸣湘水春。
客来倒屣邀偕去,击筑弹棋不知暑。
红尘半点飘不来,好音一双向人语。
逍遥深处深复深,等閒忘却樊笼心。
何时买棹东归去,愿借繁阴事讨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