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鲁桥次九逵韵》
《泊鲁桥次九逵韵》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

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

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苧。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

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

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

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

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泊鲁桥次九逵韵》。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泊船鲁桥口的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其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沧桑之感。

首句“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点明了地点与情境,诗人乘船至鲁桥口,却因心中思绪而感到前行受阻。接下来,“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借用了古代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鲁国及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追忆。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一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鲁国虽已远去千年,但秋风中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接着,“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苧”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游子在船上歌唱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远方的向往。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描绘了岸边绿树成荫,清澈的水流绕过岛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则通过夕阳西下,远山苍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写出了黄昏时分,归鸟渐稀,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则暗示夜晚来临,诗人或许在倾听船夫的谈话,思考着生活的种种。

最后,“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事业未竟的感慨,白发苍苍,仍奔波于旅途之中。“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劳顿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离京后作七首·其四

一水夷犹达汝阴,年华客意两相侵。

河边无限青青草,揽辔何人系此心。

(0)

夏日七首·其一

两架酴醾侧覆檐,夏条交映渐多添。

春归花落君无恨,一架清阴恰满帘。

(0)

夏日七首·其二

野水弯环夏木森,清蝉晚噪碧云深。

扁舟两桨谁家子,万里江湖此日心。

(0)

绝句九首·其八

黄叶桑林赤土冈,蓬茅小径度牛羊。

似闻流乞之唐汝,叹息何人为发仓。

(0)

东堂四首·其四

乌衣更士能呼旦,金缕娇娘解唱歌。

天与旅人供一笑,不然奈此寂寥何。

(0)

东斋杂咏.道榻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

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乾。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