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用韵·其三》
《三用韵·其三》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0)
注释
屋头:屋顶。
明月:明亮的月亮。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中间。
千里:遥远的地方。
俱共:共同享有。
自醺:自己陶醉。
河清:河水清澈。
疑有水:怀疑水面有波动。
夜永:长夜漫漫。
桂树:桂花树。
婆娑:姿态优美摇摆。
天香:天上的香气,指桂花香。
满世闻:香气充满世界。
翻译
屋檐上的明月正升起,今晚又是秋分时分。
身处千里之外的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独自举杯自醉其中。
河水清澈如镜,似乎水面无波,夜晚漫长而无云,令人欣喜。
桂花树在月光下婆娑摇曳,香气弥漫世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月下的人静夜独酌的画面。"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两句设定了时间和环境,月光洒满屋顶,表明夜色已深,"此夕"指的是这一晚,而"秋分"则暗示了一年中的转折点,给人以时光飞逝的感慨。

接着的"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写出了诗人与远方亲友共同赏月的心境,以及独自品酒至酣的状态。这里的"千里"和"三杯"都用得极妙,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孤寂。

下面两句"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河清"二字传递出一派宁静与纯净,而"疑有水"则是在月光下难以分辨水面的模糊感;"夜永"表明了夜晚的漫长,"喜无云"则是对晴朗夜空的喜悦。

最后两句"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描绘了一幅桂花盛开的景象。桂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常用来比喻高洁和清新,这里通过桂树婆娑摇曳的影子,以及桂花散发的香气,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感慨和情感世界的探索。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夜赏月图。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如梦令

堪叹江干柳树。青眼阅人无数。

何事太轻狂,镇日因风飞絮。飞絮。飞絮。

莫入砚池沾污。

(0)

如梦令.苔

辩不清花间路。屐齿伊谁闲步。

晓起捲帘栊,几讶寻芳蝶误。春去。春去。

谁与残红遮住。

(0)

望江南·其四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

拜残月,残月几曾残。

明是上方秋色满,背人还照碧宵闲。何不上天看。

(0)

满江红·其八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百顷风潭,镇一派、空明浩渺。

遥掩映、捼蓝漱碧,丛芦幽筱。

瓜嚼水精白袷冷,李沉玉甃红尘少。

送馀凉、几阵藕丝风,荷香绕。溪瑟瑟,窗纱窅。

波滟滟,新蟾皎。恰瓯斟绿醑,觞浮清醥。

销帐四垂冰簟展,琼奁半启帘漪悄。

理瑶琴、一曲落平沙,飞鸿矫。

(0)

满江红·其十与恽正叔相约同耕南田,十用回韵

生不逢时,问谁是、锐情经术。

只吾尔、难医贫病,非关苓术。

田舍艳称十斛麦,封侯且等千株栗。

想人生、行乐是西畴,穰穰日。琴上趣,何劳漆。

花间友,还相匹。更较晴量雨,焚书掷笔。

二顷好供饘粥费,比邻不羡崇墉密。

但南山北与北山南,相携出。

(0)

吊韦生秋痕

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

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

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