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径披芬馨,林扉入翳蔚。
岩居夏长寒,况经好雨既。
散花作静供,烹茶学幽事。
绿纱开我牖,西山吐云气。
望雨如望蜀,无厌宁自讳。
终是忧劳人,永言意所寄。
萝径披芬馨,林扉入翳蔚。
岩居夏长寒,况经好雨既。
散花作静供,烹茶学幽事。
绿纱开我牖,西山吐云气。
望雨如望蜀,无厌宁自讳。
终是忧劳人,永言意所寄。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中生活画卷。诗人以“萝径”、“林扉”、“岩居”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通过“散花”、“烹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绿纱开我牖,西山吐云气”,这两句尤为生动,绿纱轻启,仿佛是大自然的窗户,让诗人得以窥见西山云雾缭绕的美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超脱。
“望雨如望蜀,无厌宁自讳”,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如同对远方蜀地的思念,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情向往和内心的丰富情感。
最后,“终是忧劳人,永言意所寄”,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虽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仍不免忧劳,这既是对自己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感慨,流露出深沉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宝珠出东国,美玉产南荆。
隋侯曜我色,卞氏飞吾声。
已加明称物,复饰夜光名。
骊龙旦夕骇,白虹朝暮生。
华彩烛兼乘,价值讵连城。
常悲黄雀起,每畏灵蛟迎。
千刃安可舍,一毁难复营。
昔为时所重,今为时所轻。
愿与浊泥会,思将垢石并。
归真川岳下,抱润潜其荣。
何年凿江倚青壁,乞与中原作南北。
天公老眼如看画,万里才堪论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见江南几亡国。
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怜辛苦矶头石。
江头老父说当年,夜卷长风晓无迹。
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来无极。
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旧时。
龙蟠虎踞有时歇,月白风清无尽期。
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
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