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
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
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
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
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
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
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
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笪桥有百岁老人为予指海岸先生正命处》。全诗通过描绘一位百岁老人指引诗人至海岸先生的墓地,表达了对海岸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以“倔强”形容仪曹散郎的个性,不随波逐流,不向权贵低头,展现出其独立的人格魅力。这里“仪曹”可能是指官员的职位,“散郎”则是古代官职的一种,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颔联“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运用象征手法,将人物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暗示海岸先生在南天之地凭借一己之力,如同孤掌难鸣,却能照亮历史的光芒。同时,“西竺三忠”可能暗指与海岸先生有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一步强调其影响力。
颈联“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通过追溯家族渊源和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人物的家族荣誉感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旧墨”可能指的是家族的历史文献或传统,而“甘棠”则常用来比喻恩德深厚的官员,此处可能寓指海岸先生对家乡的贡献。
尾联“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以佛教中的金刚形象和钟阜山的神灵,象征海岸先生的精神永存,以及其精神力量得到神灵的加持,激励后人。这里的“西目”可能是指佛教中的金刚力士,寓意坚强不屈;“钟阜”则是南京的一座山,与上文提到的“南天”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崇高的历史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岸先生生平事迹的简略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之情。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鹤驭来时,长占定、一年清绝。
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
月露偏为丹桂地,风霜欲放黄花节。
听玉笙、缥缈度缑山,吹初彻。曾直把,龙鳞批。
曾戏取,鲸牙拔。向绛河濯足,咸池晞发。
俗子底量吾辈事,天仙不在臞儒列。
世岂无、瑶草与蟠桃,堪攀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