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下帘钩。笙歌散画楼。掩窗纱、欲睡还休。
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浪迹比闲鸥。
流光易白头。洗回肠、只是香瓯。
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
人去下帘钩。笙歌散画楼。掩窗纱、欲睡还休。
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浪迹比闲鸥。
流光易白头。洗回肠、只是香瓯。
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
这首《唐多令》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愁别绪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首句“人去下帘钩”,描绘了一幅人物离去后,帘钩垂下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空寂与失落的氛围。接着,“笙歌散画楼”一句,通过笙歌散去、画楼寂静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繁华后的落寞。
“掩窗纱、欲睡还休”则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沉睡以逃避现实,却又难以真正放下心中的忧愁。接下来的“细算年来多少事,算不了、是离愁”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岁月中种种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离愁无法彻底摆脱的无奈。
“浪迹比闲鸥”一句,以鸥鸟的自由自在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流光易白头”则感叹时间的无情,即使是最年轻的容颜也会被岁月侵蚀。“洗回肠、只是香瓯”表达了借助茶香来慰藉心灵,试图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丝宁静与安慰。
最后,“借得酒兵攻垒块,攻不破、是糟丘”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酒比作“酒兵”,用来对抗内心的“垒块”(即忧愁),但最终发现,即便是酒也无法完全战胜忧愁,只能暂时麻痹自我。整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愁与时光流逝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
汝父昔吾友,汝翁昔我师。
汝时侍亲侧,楚楚玉雪儿。
稍长从吾游,学问乃大奇。
风木不待养,垣室空遗基。
成立汝有望,修短吾莫推。
四世积善心,一门无庞眉。
俯仰三十载,三丧路人悲。
受气各有终,劳生嗟奚为。
墙东荷锄叟,夙受汝翁知。
老怀念畴昔,不觉哀涕垂。
欲志殿中墓,健笔惭退之。
宝祐丙辰榜,季世尚词章。
功业已衰谢,气概犹堂堂。
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
遗翰落人间,姓字透纸香。
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
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
寒灯客窗梦,飞堕碙山洋。
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
人受气之精,百岁惊风雨。
少壮会有衰,神散无复聚。
木受气之偏,生旺寄于土。
枝干老更奇,花叶落仍吐。
君看山中桂,秋露滴金乳。
种者是何人,赏者经几主。
天香入酒冽,吸月空怀古。
素娥笑白发,对影独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