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雪》
《风雪》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冬温未宜人,风雪中夜止。

疾雷略吾窗,轻冰入吾被。

病去适三日,惊起存一气。

心安气亦安,二物本非二。

皎然一寸灯,下烛九泉底。

物来无不应,物去未尝昧。

恨我俗缘深,挠此古佛智。

医来视六脉,六脉非昔比。

(0)
注释
宜人:适宜、舒适。
疾雷:快速的雷声。
轻冰:薄冰。
存一气:尚存一口气。
心安:心境平静。
俗缘:世俗的缘分、牵绊。
六脉:中医指手足六经脉象。
昔比:以前的状态。
翻译
冬天的温暖还不足以使人舒适,我在风雪之夜停下脚步。
疾速的雷声掠过我的窗户,薄冰悄悄钻入我的被窝。
病痛已离开我三天,我惊醒时还保留着一口气。
心静则气定,这两者本就不是分离的。
明亮的灯光如一寸明月,照亮了九泉之下的黑暗。
任何事物的到来我都回应,离去时也不曾忘记。
遗憾的是我尘世的牵绊太深,阻碍了我对古佛智慧的理解。
医生检查了我的六脉,如今它们已非往日可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风雪》,描绘了冬夜风雪交加的场景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写疾风如雷、轻冰入被,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不适,同时也流露出疾病初愈后的惊悸和对生命的珍视。"心安气亦安"表达了心境平和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心静自然凉。接下来,诗人以"皎然一寸灯"象征内心的明净,即使微弱,也能照亮黑暗,寓意智慧的力量。他感慨世俗牵绊使自己难以达到超脱的境地,但仍然试图从医生那里寻求身体的调养,"六脉非昔比"暗示病情有所好转。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个人经历与哲理思考,既有生活实感,又寓含禅意,体现了苏辙诗歌的特色。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其二

山势遥瞻百丈雄,佳城盘处却冲融。

清溪世远碑相亚,白屋人淳姓偶同。

藏剑有光应射斗,出云何意也从龙。

诸孙满眼来能数,若报当年种德功。

(0)

谒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观主萧云汉候于途因过观中少憩而归·其一

双垄亭亭四百秋,总知龟卜契人谋。

山形尽向龙门合,王气长依宰树浮。

蘋藻荐诚趋后裔,诗书垂裕仰先猷。

独怜宦辙驱驰久,今日重来已白头。

(0)

寿钱侍御乃父封君

曾抱遗经齿辟雍,倚闾人老宦情慵。

虚名漫领江州幕,厚德终膺柱史封。

七帙满来还健在,大篇吟就每舂容。

隔江云物悲游子,寿域天教有路通。

(0)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

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

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

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

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

(0)

送胡长史之建昌

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

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

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

路入官湖诗景好,落霞孤鹜看齐飞。

(0)

晴山搜书舍为廖太守赋

蒋生径里足清阴,陶翁篱落皆黄金。

晴山先生书满屋,亦有花竹清人心。

栋云飞尽日杲杲,玉华峨峨插晴昊。

境静应无俗客来,诗成自把芳樽倒。

有时寻壑复经丘,历历平生旧钓游。

春风高树啼黄鸟,秋水方塘泛白鸥。

真乐由来无内外,观物搜书两无碍。

说向傍人会者稀,高谈空自超三界。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