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

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

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

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罗钦顺所作的《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清雅生活,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几载岩居梦亦清,手栽松竹喜初成”,诗人回忆数年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亲手种植的松竹初见成果,心中充满喜悦。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松竹常被喻为坚韧不拔、高洁之士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颔联“君王自合天明畏,我辈宁关世重轻”,通过对比君王与普通人的不同心态,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世俗的淡然态度。君王因权力而畏惧天命,而作为普通人,诗人则不以世间的荣辱得失为重,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颈联“残卷未容资蠹食,好山重许对鸡鸣”,描述了诗人阅读未尽之书卷,不愿被虫蛀蚀,同时期待再次见到美好的山景,听到鸡鸣之声。这既是对知识的珍视,也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与物质双重追求的平衡。

尾联“却愁心学人稀讲,满耳高谈了治平”,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深奥的学问难以被人理解,希望有人能倾听并讨论,共同探讨治理国家之道。这反映了诗人不仅追求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其对知识、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送周国雍守顺庆

使君千骑拥朱幡,此去谁云蜀道难。

列郡分符虞岳牧,前驱负弩汉衣冠。

湓城月色扬舲渡,巫峡涛声倚剑看。

行矣外台今不薄,循良卿相满长安。

(0)

送提督武学金冲庵主政考绩

谈经较艺数登坛,天与全才间世贤。

老我亦闻青幕诀,少年多荷素书传。

芰荷香远迎文旆,杨柳阴浓递玉鞭。

奏绩迥怜当胜日,悬知晋接御阶前。

(0)

寄夔州郭使君·其一

五马行春出凤城,故人天上岂无情。

十年醉卧平津阁,肯似淮阳对月明。

(0)

次韵答郭梦菊仪曹·其二

积雪经春冻未消,含情江岸草萧萧。

校书夜对青藜杖,休向南宫叹泬寥。

(0)

刘年兄闻邸报有赠次韵寄酬

秋鸿春燕去还来,壶里乾坤日月开。

一自抽簪披野服,何曾飞梦到鳞台。

常从高士甘云卧,肯信徵书出御裁。

共喜江湖怀圣主,与君长夜望三台。

(0)

陈丹泉枉顾别后寄怀

东山曾订十年期,翠竹江村入梦思。

世路正怜投檄早,故园偏恨见君迟。

牢笼天地心犹壮,呼吸烟霞鬓未丝。

欲向云房借飞舄,便从华岳访希夷。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