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龙潭寺》
《宿龙潭寺》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路青山下,僧庵绿水边。

撞钟惊鸟宿,洗钵动龙眠。

未有林泉趣,先寻粥饭缘。

上人喜留客,夜雨佛灯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萨都剌在旅途中投宿于龙潭寺的情景。首句“客路青山下”点明了诗人的行踪,身处青翠山色之中,显示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接着,“僧庵绿水边”描绘了寺庙坐落在宁静的水畔,环境清幽,为疲惫的行人提供了一处歇息之地。

“撞钟惊鸟宿”写僧人敲响晚钟,打破了山中的寂静,连栖息的鸟儿也被惊醒,生动展现了寺庙生活的日常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洗钵动龙眠”则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着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洗涤修行之物的动作,可能连沉睡的龙都被此情此景所触动。

诗人表达出自己对山林泉石之趣的向往,但此刻更急于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未有林泉趣,先寻粥饭缘”,体现了旅途中的现实考量。最后两句“上人喜留客,夜雨佛灯前”则传达出僧人热情好客,即使夜雨中也点燃佛灯,邀请诗人共度夜晚,流露出人情的温暖与寺庙生活的宁静祥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僧人生活,既有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又有人情的温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禅意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王昭君变文·其八

明明汉使达边隅,凛凛蕃王出帐趋。

大汉称尊成命重,高声读敕吊单于。

昨咸来表知其向,今叹明妃奄逝殂?

故使教臣来吊祭,远道兼问有所须。

此间虽则人行义,彼处多应礼不殊。

附马赐其千匹綵,公主仍留十斛珠。

虽然与朕山河隔,每每怜卿岁月孤。

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间暂请赴京都。

单于受吊复含渧,汉使闻言悉以悲。

丘山义重恩难舍,江海虽深不可齐。

一从归汉别连北,万里长怀霸岸西。

闲时静坐观羊马,闷即徐行悦鼓鼙。

嗟呼数月连非祸,谁为今冬急解奚?

乍可阵头失却马,那堪向老更亡妻!

灵仪好日须安历,葬事临时不敢稽。

莫怪帐前无埽土,直为渧多旋作泥。

(0)

万鹿园总戎卧病临江邀晤天王寺

不矜万户贵,但爱五千文。

身病人谁问,钟残性自闻。

惯邀鹿苑士,厌对虎符军。

底事频推毂,怜君重报勋。

(0)

夜归

夜从城市归,儿女欢相依。

村巷犬争吠,柴门灯火微。

栖鸡在树枝,牛羊返郊畿。

禾黍幸登场,非稔亦非饥。

自兹输官馀,聊足以免饥。

饥渴不足惜,还喜愿不违。

(0)

烟雨

烟雨空濛远树齐,人家树底自成蹊。

只因二月吴松尾,渚际维舟听竹鸡。

(0)

樱桃

药栏春尽少花开,叶底朱樱若个猜。

熟后雨弹红玉破,生前烟捧绿珠来。

唇脂清浅疑无骨,风味温柔别有胎。

鹦鹉莫教轻啄碎,掷他年少满车回。

(0)

登瀛桥

虹舒电拖气峥嵘,甃石粼粼雁齿横。

总束河流趋淀泊,遥联地脉接沧瀛。

轮蹄疑欲从天度,楼阁真同对镜明。

自笑本非题柱客,担囊几次逐人行。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