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
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
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
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
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
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
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
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
椎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
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
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
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
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
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
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帕。
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
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
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
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
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
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
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
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
椎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
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
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
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
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
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
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帕。
这首诗名为《原州夜哭》,是明代诗人姚士磷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壬辰年固原州的一次战役之后,夜晚时分,士兵们在官舍中哭泣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哀伤。
开篇“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点明时间地点,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接着,“悲风挟奇响,飘萧绕官舍”以自然界的风声作为引子,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始闻唱吁喁,答和幽呜乍”描绘了士兵们的哭泣声,既有开始的低沉,又有随后的回响,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陡如天哭倾,万声向耳泻”进一步强化了哭泣声的震撼力,仿佛整个天空都在哭泣,无数声音汇聚于耳畔,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无助。接下来,“能令旱雷涕,足使壮心怕”运用夸张手法,将哭泣声比作能让旱地生出泪水,让勇士心生畏惧,形象地表达了哭泣声的强烈感染力。
“须臾传鼓急,灵州败军下。甲骑五千人,一战死宁夏”描述了战事的激烈与惨烈,五千甲士在一场战斗中丧生,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最后,“更为侧耳听,秦声属垣榭。椎胸乱更点,跳地动兵架”继续描绘士兵们的哭泣情景,通过动作细节如捶胸、跳跃等,进一步展现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极痛远模糊,情语杂号哑”则表达了哭泣声的混乱与难以分辨,以及士兵们在极度悲伤中的语言表达困难。接着,“父伤老莫终,妻悲我空嫁。兄弟相悲吟,手足安所借”描绘了亲人之间的哀悼与无助,凸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
“别有儿女啼,似将总督骂。骂绝声更哀,鸡鸣不肯罢”通过儿童的啼哭与对总督的责骂,进一步深化了战争给无辜者带来的痛苦。最后,“明日边骑来,捷书覆黄帕”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但胜利的喜悦无法掩盖战争带来的伤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社会的破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