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金山寺,烟波四望分。
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
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
万古金山寺,烟波四望分。
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
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首句“万古金山寺”便奠定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这座寺庙自古以来就屹立于此,见证着时间的流转。接着,“烟波四望分”以烟波浩渺的景象衬托出金山寺的辽阔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对江吴共楚,终日水和云”两句,通过描述金山寺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展现了其与长江两岸的吴地和楚地紧密相连,每日与水与云相伴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既具地域特色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灯影摇鲛室,香烟触雁群”则进一步描绘了金山寺夜晚的静谧与神秘。灯影在水中摇曳,仿佛是鲛人之室的幻影;而香烟轻拂过雁群,增添了几分祥和与超凡脱俗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金山寺夜晚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寺庙内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最宜禅诵处,船客夜深闻”点明了金山寺不仅是佛教信徒修行的圣地,也是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所在。即使是深夜行船的旅客,也能在不经意间听到寺中传来的诵经之声,感受到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金山寺的自然美景、历史底蕴以及精神内涵巧妙融合,既展现了金山寺的外在美,也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桃李竞春风,葩叶交相媚。
纷纷绮罗子,日向花间醉。
病柏倚颠崖,颜色苦憔悴。
幽人致深情,滋培不忍弃。
繁华悦人目,宜为世同嗜。
幽人独何心,弃旧德所忌。
三北不为怯,知心良足贵。
易播义所重,遑恤害与利。
悠悠百世间,高风岂云坠。
停云起遐思,良晤何当遂。
安得附冥鸿,致我区区意。
江近海势斗,中流孤岛分。
化城若浮出,钟梵空中闻。
真僧何方来,于兹巢白云。
鱼龙虎法界,日月栖山门。
而我泛梗踪,偶因涤嚣纷。
真源杳莫测,积气长氤氲。
一洒甘露言,便觉苏焦焚。
栖身恍圆镜,永绝诸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