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远曲二首·其二》
《寄远曲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青海风烟迥,黄沙信息稀。

徘徊空夜月,憔悴任春衣。

汉将频营垒,胡兵未解围。

近来常涕泪,不独为君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凄清,通过青海的风烟和黄沙的景象,展现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人徘徊在空旷的夜晚,面对着月亮,身着春衣,却显得憔悴不堪。他不仅为远方的人而流泪,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青海风烟迥,黄沙信息稀。” 开篇即以青海的辽阔与荒凉,以及黄沙的稀疏,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寂悲凉的氛围。青海,作为古代边疆的重要地名,常常与遥远、荒凉相联系,这里的“迥”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这种距离感和空间的广阔。

“徘徊空夜月,憔悴任春衣。” 接下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景物上,通过“空夜月”的意象,表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而“憔悴任春衣”,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疲惫与无奈,即使是在春天,穿着温暖的衣物,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寒冷与忧伤。

“汉将频营垒,胡兵未解围。” 这两句转而描述边塞的军事紧张局势,汉将频繁地构筑营垒,而胡兵仍未解除包围。这样的背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近来常涕泪,不独为君挥。”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近来常常流泪,不仅仅是为远方的人,更是为自己和所有身处困境中的人。这一句情感深沉,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社会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以及对和平与亲情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弘治庚戌岁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参德馨内翰世赏过行台小酌遂相与联句仍用内翰韵得二首别赓韵一首·其二

桃花流水到柴门,好似罗浮烟雨村。

江海别来双鬓短,朋簪盍处一堂繁。

欢娱敢忘明君赐,唱和偏清此夜魂。

天地有情吾辈健,浮云世事不须论。

(0)

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其一

十年南北叹睽离,曾系停云几度思。

往事无凭空对酒,故人相见只题诗。

秋高江汉开双眼,霜入园林失乱枝。

记取他时还驻节,不妨终夕话襟期。

(0)

临江彗力寺次李贞伯韵奉答世赏内翰

到处观风是胜游,偶逢萧寺便寻幽。

谩参贝叶经中语,且憩菩提树底秋。

铃铁送风来绮席,江云将暝入僧楼。

更看学士题诗处,犹有奎光壁上留。

(0)

再次前韵奉德馨同年

螺川驿里劳相送,日暮乘船过水村。

性敏看君公事了,才悭觉我簿书繁。

枕蓑谩忆山人睡,剪纸谁招旅客魂。

二十年来新旧事,篝灯曾记一宵论。

(0)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其五

转眼光阴速置邮,天涯岁晚尚东游。

妇人敢怠闺中职,夫子须先天下忧。

织锦谩论新旧恨,封书聊慰别离愁。

傍人未会侬深意,却道因风寄白头。

(0)

宫词·其五十四

懒把双鬟绾绿云,北风衾枕且浓薰。

辟寒金赐昭阳女,肯许馀恩妾半分。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