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五首·其二》
《清平乐五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

舞榭歌楼全不辨,好个秋千庭院。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

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五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静谧景象。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

首句“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以河桥为背景,朱红的府邸却显得空旷无人,暗示着一种荒凉或疏离感。接着,“舞榭歌楼全不辨”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连往日繁华的楼台歌榭都已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片荒芜。

“好个秋千庭院”一语转折,看似对前文的反讽,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在这样的秋千庭院中,即便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也自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宁静之美。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描绘了一条碧绿的长廊环绕着庭院,水流潺潺,树木随着水流缓缓转动,远处的山峦逐渐展开,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一句,以江南的蛙鸣声作为背景音乐,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心情愉悦。随着微风拂过,蘋草的香气弥漫开来,诗人似乎在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刻后,带着满足的心情归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繁华的反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寒月

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0)

钱塘江遇雨

微雨来江上,濛濛晓未收。

故园千里隔,客梦一身浮。

乌桕家家树,鱼榔岸岸舟。

观涛无不可,须上几重楼。

(0)

武陵道中

孤城临古渡,斜日一舟横。

北渚离人目,西风远客程。

藤疏知树冷,棹响信江平。

不用分渔火,前洲月已生。

(0)

陋巷井

改邑不改井,泠泠无古今。

原泉何方来,或是泰山岑。

仰之既弥高,仰之亦弥深。

屡空其庶而,澹然助斋心。

仲尼饭蔬饮,应与共酌斟。

禹稷忧饥溺,易地同所任。

至味无异旨,乐哉此中寻。

(0)

一鸣示儿

焦明生三雏,凭虚振其羽。

一雏巢阿阁,一雏罹网罟。

一雏能高飞,下视叹苞栩。

黄雀谢少年,青鸟报阿母。

凤凰来见稀,一鸣遂千古。

(0)

东安道中

南人喜乘舟,鞍马非所便。

自我离京师,陆行苦迍邅。

长驱竟终日,黄尘暗幽燕。

平原莽千里,四顾无人烟。

况兹冬欲暮,寒风正凄然。

霜严裂肌肤,指直不得拳。

仆夫亟告劳,长跪向我前。

下马语仆夫,穷涂须勉旃。

丈夫岂儿女,壮志恒在边。

微劳讵足惜,去矣行策鞭。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