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月》
《寒月》全文
明 / 陈子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月下的凄清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联“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以“苦雾”和“明云”对比,雾气笼罩江面,一片迷茫,而远处的云彩却在天边明亮地展开,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压抑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颔联“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进一步描绘了寒月下的自然景观。河水在月光下呈现出凝固的碧色,仿佛静止不动;而霜的影子轻轻拂过楼台,增添了几分冷寂与幽静。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颈联“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转而描写动物与植物在寒冷月夜中的生存状态。鱼儿在海中偶遇归来的鸿雁,象征着生命的偶然相遇与迁徙;而龙沙上寄寓着折梅的人,梅的坚韧与高洁寓意着不屈的精神。这两句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精神高洁的赞美。

尾联“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将视角拉回历史,汉家的旧营垒在漫长的夜晚中被寒月照亮,苍苔覆盖其上,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寒月这一主题,串联起自然景观、动物植物、历史遗迹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历史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陈子龙

陈子龙
朝代:明   字:卧子   号:大樽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608—1647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
猜你喜欢

塞下柳·其二

青璅门前一两行,飘萧坠叶拂衣裳。

未妨人比秋娘老,剩粉残膏也自香。

(0)

铁柱宫

旌阳遗象肃琳宫,瞻谒森然剑气雄。

一自蛟龙驯海底,便携鸡犬向云中。

神仙不藉还丹力,忠孝宁随浩劫终。

咫尺上清灵宝地,绿章赤牒总无功。

(0)

送贡三弟北还

草绿珠江上,青青柳万枝。

那堪愁病日,又值别离时。

雨气生遥浦,花香入酒卮。

赠君乏长物,珍重数篇诗。

(0)

后乌哺行

乌儿哑哑凌风起,老乌兀坐中心喜。

乌儿仆仆衔食归,老乌唼食心窃悲。

朝衔不迟暮衔速,儿兮羽翮嗟初足。

莫向公家窃稻脂,野田差远虞罗酷。

享尔成劳系我心,何当自啄春芜绿。

嗟乎乌儿哺莫止,老乌怜儿类若此,看取来年儿有子。

(0)

宿此庵闻愚上人归自庐山次日访之遇于龙须山中次壁间诗韵

一粟堪将世界藏,忽从飞锡恣徜徉。

寒鸦向晚黏天黑,破叶随风糁地黄。

来日何人同此会,去年过我是重阳。

亦知泛泛鸥无迹,且喜相逢到上方。

(0)

送厉太鸿

层城捣练北风微,送别沙头泪染衣。

四野夕阳群鸟散,万山秋草一人归。

新霜已见鬓丝改,中岁徒伤心事违。

湖上旧庐终隐得,屿梅汀柳尚依依。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