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寒月下的凄清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联“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以“苦雾”和“明云”对比,雾气笼罩江面,一片迷茫,而远处的云彩却在天边明亮地展开,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压抑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颔联“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进一步描绘了寒月下的自然景观。河水在月光下呈现出凝固的碧色,仿佛静止不动;而霜的影子轻轻拂过楼台,增添了几分冷寂与幽静。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颈联“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转而描写动物与植物在寒冷月夜中的生存状态。鱼儿在海中偶遇归来的鸿雁,象征着生命的偶然相遇与迁徙;而龙沙上寄寓着折梅的人,梅的坚韧与高洁寓意着不屈的精神。这两句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精神高洁的赞美。
尾联“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将视角拉回历史,汉家的旧营垒在漫长的夜晚中被寒月照亮,苍苔覆盖其上,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寒月这一主题,串联起自然景观、动物植物、历史遗迹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历史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乌儿哑哑凌风起,老乌兀坐中心喜。
乌儿仆仆衔食归,老乌唼食心窃悲。
朝衔不迟暮衔速,儿兮羽翮嗟初足。
莫向公家窃稻脂,野田差远虞罗酷。
享尔成劳系我心,何当自啄春芜绿。
嗟乎乌儿哺莫止,老乌怜儿类若此,看取来年儿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