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
《至玉山谒尚书兄以九日复告别途中寄之》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隐精庐占一丘,趁行羁雁远相求。

豺狼当道谁青眼,兄弟他方俱白头。

问舍终同茅屋老,榰车聊共菊花秋。

碧云落日又分手,路细山长人更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shānshàngshūxiōngjiǔgàobiézhōngzhī
sòng / xùn

xiǎoyǐnjīngzhànqiūchènxíngyànyuǎnxiāngqiú

cháilángdāngdàoshuíqīngyǎnxiōngfāngbáitóu

wènshèzhōngtóngmáolǎozhīchēliáogònghuāqiū

yúnluòyòufēnshǒushānchángréngèngchó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小隐精庐占一丘"表明诗人选择了一处清幽之地安身立命,"趁行羁雁远相求"则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对外界事务不再关心的态度。"豺狼当道谁青眼"用豺狼比喻那些权势在手的人或是世间险恶,"兄弟他方俱白头"则透露出诗人对亲情的眷恋和无奈。

"问舍终同茅屋老"表达了诗人愿意与简单的生活方式共度余生,"榰车聊共菊花秋"则是诗人在悠闲自得中享受自然之美。"碧云落日又分手"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可能是在朋友或亲人之间的临别赠言。最后,"路细山长人更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和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同时,它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相连,即使在山野隐居之中,也难以割舍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题画梅

江南十月霜雪飘,杖藜东郊复西郊。

酒酣不惮行路遥,蹋遍第六西湖桥。

北风猎猎吹枯梢,青天有鹤不可招。

逋仙起舞来解嘲,请君与我看此高堂素壁一幅之生绡。

(0)

七哀诗七首·其二

我祖我父金月精,高曾累世皆簪缨。

岁维丁卯兮吾以生,于赫当代何休明。

读书愿继祖父声,头白今日俱无成。

我思永诀非沽名,生死逆顺由中情,神之听之和且平。

呜呼祖考兮俯鬷假,笾豆失荐兮我之责。

(0)

柳絮风

三月韶光天气清,游丝舒卷太无情。

微飘帘幕当春昼,乱扑亭台似雪晴。

醉脸欲吹新燕弱,舞腰初软落花轻。

江头点点行人泪,相逐离歌洒客程。

(0)

题李成所画十册·其八雪溪仙馆

大树小树俄变玉,千峰万峰忽失青。

高人深掩茅屋卧,不羡围炉醉复醒。

(0)

元日贺裴都事朝回

海上琼楼接五城,人间歌吹近蓬瀛。

云移豹尾旌旗暖,日射螭头剑戟明。

拜舞尽随仙仗入,退归遥听玉珂鸣。

欣欣百草含春意,得傍东君暖处生。

(0)

题宋春卿城市山林

功名身外聊复尔,丘壑胸中实过之。

盘谷寿康怀李愿,辋川潇洒友王维。

何人使气铁如意,老子放怀金屈卮。

市井收声良夜永,竹风杉月乱书帷。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