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炎蒸日似年,金龙山下有林泉。
不知杖锡何时去,裹饭从师借榻眠。
五月炎蒸日似年,金龙山下有林泉。
不知杖锡何时去,裹饭从师借榻眠。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炎热时节,诗人身处金龙山下的清凉环境,感受到自然界的宁静与惬意。"五月炎蒸日似年"形象地写出酷暑难耐,仿佛整个五月都被烈日蒸烤得如同过了一整年。诗人对未知的旅程有所期待,"不知杖锡何时去"流露出对出家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裹饭从师借榻眠"则展现出诗人随性洒脱的态度,带着简单的行囊,向导师借榻休息,表达了对师承关系的信任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着诗人对生活节奏的调整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喧嚣世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朱弦弄罢南薰起,雨过空庭净于洗。
太湖石畔绿䕺䕺,新叶乱抽青凤尾。
隔户还疑拥碧幢,更宜石下水淙淙。
美人翻恶湿阴重,日午停针围绣窗。
我时散步来还去,为爱清奇闲倚柱。
吟成却忆横渠翁,新德新知引新趣。
剩欲题诗留醉墨,只恐西风凋翠叶。
何当写入无声诗,永向吾斋助奇绝。
曾闻黄河水,远自天上来。
万流会东海,滔滔极蓬莱。
又闻瞿塘峡,惊涛吼春雷。
人愁滟滪险,奔流若山摧。
有熊作舟楫,神灵济颠颓。
千里在俄顷,转折真奇哉。
巨舰苦难运,聊横小水隈。
丁夫且休息,南风殊未回。
公车有千乘,出则如云随。
所居能几何,焉用千乘为。
名马致千里,奔趋若星驰。
所守仅吾封,乘此将安之。
我尝陋周制,金玉岂其仪。
过奢诚易败,商车乃为宜。
汉皇征大宛,将士实乘危。
嗟嗟天马歌,徒为千载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