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姜学在自宛陵扫墓归停舟过访即送其返吴门》
《金菊对芙蓉.姜学在自宛陵扫墓归停舟过访即送其返吴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语响潭烟,橹鸣翠溪,他乡上冢人归。

恰停桡枉叩,竹下双扉。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

羊昙已老,数行情泪,弹上君衣。此去帆影霏霏。

正茂苑莲红,笠泽鱼肥。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

赁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门户凋微。

怜君归去,乳鱼轩下,怅煞斜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姜学在清明时节回宛陵扫墓后,乘船返回吴门途中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语响潭烟,橹鸣翠溪”,以动衬静,潭水的烟雾与橹声在翠绿的溪流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他乡上冢人归”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境,他作为异乡人,回到祖先的墓地祭扫,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故土的思念,还有对逝去亲人的哀悼。

“恰停桡枉叩,竹下双扉”描述了诗人船只暂停,轻轻敲响竹林下的两扇门,这一细节充满了仪式感和庄重,仿佛在与逝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接下来,“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相遇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过去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

“羊昙已老,数行情泪,弹上君衣”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层次。羊昙是晋代名士,此处借指诗人年华已逝,回忆往事不禁落泪,泪水打湿了对方的衣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感慨。

“此去帆影霏霏。正茂苑莲红,笠泽鱼肥”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景象,茂盛的莲花与丰富的鱼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赁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门户凋微。怜君归去,乳鱼轩下,怅煞斜晖”表达了对故乡现状的忧虑与哀叹,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从对逝者的怀念到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再到对未来的忧虑,层层递进,情感丰富而深刻。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赠道岸岸为愚庵高足非熊先生书二字赠之予为作偈

道岸人书道岸字,道岸赠君道岸高。

西方诸国波罗蜜,弱水津头试一毛。

(0)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六得头字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

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0)

戊寅中秋五首·其二

寻真炼药事飞升,当日何因月里行。

多恐广寒还有梦,浓云疏雨不胜情。

(0)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八

玉署新题倚马多,问奇亭外许谁过。

石厓著述还应纪,莫遣千秋负薜萝。

(0)

长安竹屿酌诸子四首·其四

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

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

(0)

园居吟十二首·其二

树叶阴阴鸟乱啼,客携尊酒过园西。

窗前莫管花开落,惹得閒情趁马蹄。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