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
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
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长安太液赋牵牛”中,“太液”原指汉宫中的池沼,这里借指长安的繁华景象,而“牵牛”则是牛郎的象征,将长安的繁华与牛郎的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人间与神话世界的对比。
“底事于今二十秋”,“底事”意为“为什么”,“二十秋”即二十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飞逝的感叹。这句话通过询问的方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以及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两句“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人间的溪桥与天上的银河相提并论,暗示了现实世界与神话世界之间的某种联系或相似性。同时,诗人提出疑问:“不信牛郎有白头”,既是对牛郎形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老去的无奈和感慨。牛郎的形象由年轻变为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郎故事的重新演绎,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普遍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