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
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
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
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竹屿边饮酒赏花的情景,充满了雅致与闲情。首句“政好花朝先二日”,点出时节正值花开之际,比花期提前两天相聚,更显缘分与幸运。次句“若同竹醉足千秋”,以竹喻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仿佛能与竹共醉千年,寓意深厚。后两句“飞杯莫作人间问,细雨疏灯到上头”,进一步渲染了氛围,将饮酒的场景置于细雨朦胧、灯光稀疏的夜晚,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劝诫友人,不要在尘世琐事中停留,而是要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与欢聚之中,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南州苦炎酷,薄宦淹翘隽。
怡然贤者心,五稔若一瞬。
归程江海遥,永日风波进。
屡经溪壑险,且乐帆樯顺。
忽传邮驿音,雅什浑金振。
披襟许见过,握兰欣入觐。
衡门久索居,黄陂渴馀润。
观止君子容,玉光窥千仞。
高谈尽今古,不独期廉蔺。
相逢勿惜醉,别去生蒙吝。
峭岭盘远郊,幽泉生石罅。
沮洳成深潭,神龙隐其下。
气昏云雾朝,光寒风雨夜。
绝境邻梵宫,馀波沃农稼。
秋态月色澄,晴蛟虹影射。
势非蛟室卑,名将凤池亚。
存身此蟠蛰,得时扶造化。
何当岁大旱,移湫救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