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处聊同蚁,巢居反借鸠。
偶来依净土,常自对沧洲。
云乱竹间度,泉分花下流。
未须论出世,吾自乞吾休。
穴处聊同蚁,巢居反借鸠。
偶来依净土,常自对沧洲。
云乱竹间度,泉分花下流。
未须论出世,吾自乞吾休。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寺居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寓居寺庙的生活情景。首句“穴处聊同蚁”以蚂蚁比喻自己简陋的居所,表达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巢居反借鸠”则暗示自己像鸟儿一样寄居于此,生活简单,心境超然。接下来,“偶来依净土”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清净环境的喜爱,常对着“沧洲”,即水边的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
“云乱竹间度,泉分花下流”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竹林和泉水从花下潺潺流过,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禅意。最后两句“未须论出世,吾自乞吾休”表达了诗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出世,而是满足于当下的生活,享受自我宁静的退休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生活观。
祝融下省方,掉鞭鞭火龙。
夜行失故路,误入书窗中。
红光拂斗极,幻出琉璃宫。
鱼龙沸幽壑,台观游太空。
六丁摄图史,羽化茫无踪。
成毁有定理,那足介我胸。
造物解相补,放入山数重。
此境如此心,空洞无垣墉。
元日能关一日开,解鞍杖策访云端。
树冲剑气千秋老,泉遇松声六月寒。
朝市未妨閒野乐,山村犹恨世途难。
凄凉龙德宫中石,装点琳宫处道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