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
安得不托与餦餭。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
安得不托与餦餭。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九悯九首(其二)》。诗中以大麦生长的场景为背景,描述了大麦生长的高度和环境——大麦已经长到四尺,而洪水几乎淹没了它一尺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作物命运的忧虑,希望能将大麦寄托给安全的地方,如餦餭(可能是指食物或庇护所)。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寄托,诗人只能接受现实,面对可能的损失,因为如果秧苗不能成活,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直接,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生活的艰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情感。
天地一大环,日月行其间。
人生禀造化,在世间得閒。
走者无鳍鬣,泳者无羽翰。
万物各任性,运动合自然。
君子贵闻道,何必多苦颜。
蜀道虽峥嵘,不度何险艰。
世事虽欹倾,处顺何忧患。
请君听我言,君且收潺湲。
玉成三面坚如铁,穿井无泉援兵绝。
去年此际万人登,已是如今髑髅骨。
刃飞丁壮屠婴孩,妇女分配囊赀财。
浪传古昔险堪恃,旷劫竟堕昆明灰。
我来似涉羊肠坂,道遇遗黎拭愁眼。
故人何处觅游魂,云树鸦啼寒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