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屋匡床两鬓皤,逍遥委顺奈吾何。
三千世界醉乡大,十二时中静坐多。
疏懒对人如素隐,等闲出语似禅和。
便须敕断子平事,来伴溪翁安乐窝。
矮屋匡床两鬓皤,逍遥委顺奈吾何。
三千世界醉乡大,十二时中静坐多。
疏懒对人如素隐,等闲出语似禅和。
便须敕断子平事,来伴溪翁安乐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人,居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尽管生活清贫,但心境却十分逍遥自在。他以饮酒度日,醉生梦死,享受着醉乡的广阔世界,日常里静坐的时间也很多。他的性格疏懒,与人交往如同隐士般淡泊,言语间透出禅意的平静。诗人渴望摆脱世俗事务,希望能像子平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陪伴溪边的老人,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
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
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
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
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
琉璃八尺谁卷送,琅玕一个不可求。
腐儒本非食肉相,十年归梦随吴榜。
余生未了苜蓿盘,此身须付桃枝杖。
永嘉刘郎思故山,有庐亦在万竹间。
觅我狂歌托幽抱,歌成转觉俱愁颜。
长竿把得溪头钓,短箫吹作江南调。
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
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
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
田家不识纨与縠,木棉未得裁衣服。
何日边城罢战输,男耕女织万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