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士平竹所卷》
《题刘士平竹所卷》全文
明 / 程本立   形式: 古风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

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

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

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

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

琉璃八尺谁卷送,琅玕一个不可求。

腐儒本非食肉相,十年归梦随吴榜。

余生未了苜蓿盘,此身须付桃枝杖。

永嘉刘郎思故山,有庐亦在万竹间。

觅我狂歌托幽抱,歌成转觉俱愁颜。

长竿把得溪头钓,短箫吹作江南调。

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竹园的深情回忆与向往。开篇提到“凤凰溪头十亩园”,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竹林世界。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亲手种植的竹子,通过“揃除杂乱扶正直”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精心照料,以及对它们正直品质的赞美。

接着,诗人描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的风貌:“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春日里,竹子茁壮成长,如同玉柱般挺拔直上,展现出勃勃生机。“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即便在严冬,竹子也不畏惧霜雪,夏日则能享受清风带来的凉爽,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然而,诗人的思绪随着自己的宦游生涯而飘散,远离了那片竹园,感受到了尘世的劳碌与疲惫。“琉璃八尺谁卷送,琅玕一个不可求。”琉璃与琅玕在这里象征着竹子的珍贵与难以寻得,表达了诗人对竹园的怀念与渴望。

回归现实,诗人感叹自己“腐儒本非食肉相”,十年的宦游生活让他感到身心俱疲,只能在“苜蓿盘”中寻找安慰。“余生未了苜蓿盘,此身须付桃枝杖。”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诗人以刘郎(可能是指晋代诗人刘伶)的故事作为引子,想象自己在竹林中与刘郎相遇,共同饮酒赋诗,享受自然之乐。“长竿把得溪头钓,短箫吹作江南调。”描绘了竹林中的悠闲生活场景。“此时烧笋饭刘郎,喷案不妨同一笑。”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竹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程本立
朝代:明

(?—1402)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猜你喜欢

题尤溪赵氏连桂堂

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

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0)

撷阳阡二首·其一

无论晴及雨,岁岁到寒原。

下马陵如故,书麟笔不存。

心灯长在世,谏笏尚传孙。

毫发皆翁赐,难忘罔极恩。

(0)

蒙恩监南岳庙

久问嫖姚乞退闲,今朝准敕放生还。

人欺解罢青油幕,帝遣监临紫盖山。

营卒展辞回玉帐,林僧讲贺到柴关。

丈夫不办封侯事,犹要名标处士间。

(0)

答卓常簿二首·其一

神仙富贵拟皆差,已把云台让仲华。

幸有庾郎三种韭,别无滕叔两车麻。

斩新句子包诸体,放泼腔儿令一家。

白白红红满山谷,不知天女散何花。

(0)

寓言

赤肉团终当败坏,臭皮袋死尚贪痴。

生憎铜镜催白发,残著珠襦待赤眉。

高筑迷楼愁鬼瞰,多为疑冢怕人知。

吾评裸葬尤坚久,来往何曾挂一丝。

(0)

挽郑甥主学二首·其一

北辙心犹锐,南廊策不迁。

美芹干将相,采藻淑生徒。

赋鵩方强仕,闻鸡漫壮图。

未应精爽尽,丹穴有双雏。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