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荣昌县田家书所见》
《宿荣昌县田家书所见》全文
明 / 程本立   形式: 古风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

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

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

田家不识纨与縠,木棉未得裁衣服。

何日边城罢战输,男耕女织万事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劳苦。开篇“田家无桑蚕不育”,直接点出农民因缺乏桑树而无法养蚕,生活困顿。接着“寒机不奈蛩声促”一句,通过寒夜中纺织机的无奈与蟋蟀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以“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描绘了农人种植木棉的场景,虽有自然之景的美丽,但背后是农民的辛勤与期待。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展现了农忙时节,妇女们不分昼夜地劳作,甚至比采桑还要频繁地去探花,反映出劳动的繁重。接着“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通过服饰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刻画了农妇们的辛勤劳作,以及收获的喜悦。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描绘了夜晚归家的情景,虽然环境昏暗,但农妇们仍需继续劳作,以蜡烛替代照明,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坚韧与适应。接下来“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进一步展示了农妇们日夜不息的劳作,却难以完成任务的无奈。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通过地理环境的描述,暗示了边疆的艰苦与遥远,以及运输物资的不易。最后“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揭示了农民不仅要面对日常的劳作,还要承担为边防提供粮食、物资的重任,以及向官府交纳赋税的压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生活状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程本立
朝代:明

(?—1402)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猜你喜欢

桂树团团翠欲流,灵根原自月中求。

东风吹动黄金粟,散作人间富贵秋。

(0)

杏林小隐为华山英先生赋

小隐当年远市廛,杏花深处转幽偏。

一村矮屋疑勾漏,数亩青山似辋川。

流水通桥舂药碓,閒云将雨润芝田。

华陀今见孙枝好,雅度浑如董奉贤。

(0)

黄山

崩崖突兀瞰飞流,有客携壶到上头。

风劲角传孤堞晚,月明潮涌大江秋。

当年谁惜朱英去,此地空因黄歇留。

我醉长吟踞鹅鼻,青枫白露不胜愁。

(0)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其一

摇落秋冬际,苍茫鄞越间。

青山欹枕过,白鸟背人还。

问俗乡音异,消愁酒价悭。

虚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闲。

(0)

题古木图

萧萧疏疏木叶下,历历落落霜树高。

丹崖寒深老石裂,山风吹月清猿号。

当年画史笔最好,写得乾坤秋气老。

图中转手夺天工,始信黄金未为宝。

(0)

题湘妃和韵

白月无声老蟾死,九黠螺璟堕秋水。

哀弦五十绕青空,晚霞明减苗席红。

泪痕夜泣幽皇中,翠华南巡信不通。

纸钱猎猎挂霜枫,五色云间回雨龙。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