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逢此会,真地作光辉。
路转扶溪北,山来越岭西。
春光流圣泽,明月照霜帷。
碧玉遥相贺,云中卧赋诗。
江山逢此会,真地作光辉。
路转扶溪北,山来越岭西。
春光流圣泽,明月照霜帷。
碧玉遥相贺,云中卧赋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图景,诗人陈献章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赋予了山水以神圣的光彩。"路转扶溪北,山来越岭西"展现了行进中的变换与山水的连绵,显示出诗人行踪的灵动和景色的深远。"春光流圣泽,明月照霜帷"则寓言了春天的恩泽如流水般滋润,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清冷的帐幕,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降临。
最后两句"碧玉遥相贺,云中卧赋诗"更是富有诗意,将节妇的形象与自然美景相融合,仿佛碧玉般的女子在云端为诗人的才华和眼前的美景祝贺,同时自己也在心中默默吟诗。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高雅情怀。
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蘋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