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至?䏰,复岭苦丝乱。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委顿。
安得长剑挥,尽铲叠嶂断。
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
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玩。
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夷陵至?䏰,复岭苦丝乱。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委顿。
安得长剑挥,尽铲叠嶂断。
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此意竟萧索,劳歌谩凄曼。
日日望平陆,念念到彼岸。
人言束马险,但欠蟠龙峻。
摧颓强弩末,黾勉焚舟战。
譬如已偿逋,犹有未折券。
山根治晓装,峰顶寄朝饭。
稍脱蚓瘴染,还探虎窠玩。
性命乃可忧,筋力何足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蟠龙岭》,描绘了作者从夷陵至膴䏰(地名)途经复岭时的感受。诗中通过“苦丝乱”、“初程尚勇往,少日还委顿”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疲惫,以及对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渴望。诗人幻想挥舞长剑斩断重峦叠嶂,以“北山愚”自嘲,却借以抒发内心的豪情。
然而,诗人意识到现实中的困难重重,如“束马险”、“蟠龙峻”,即使面临末路,仍坚韧不拔,决心以“焚舟战”的决绝态度继续前行。他将希望寄托在“晓装”和“朝饭”上,期待能逐渐摆脱困境,深入探索未知的山川,哪怕面临生死考验,也认为筋力并非决定因素。
整首诗情感起伏,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