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皆翠亭》
《皆翠亭》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大雅春常住,高情酒未回。

午阴双树合,晴色四山开。

补竹延新径,寻芝破旧苔。

冠绅行乐外,客去鸟还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皆翠亭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大雅春常住”,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春天的永恒之美,如同高雅的艺术作品一般,四季常在,永不褪色。这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皆翠亭所在之地自然之美的肯定。

“高情酒未回”一句,通过“高情”二字,暗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即使是在饮酒之际,诗人的心境依然高远,不为世俗所累,体现了其超脱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午阴双树合,晴色四山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日正午时分,阳光透过两棵树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阴凉;而远处的山峦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开阔,色彩鲜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开阔。

“补竹延新径,寻芝破旧苔”则进一步描绘了皆翠亭周边的细节。补竹象征着生机与成长,新径则引人探索未知,寻芝则是对神秘与美好的追求,破旧苔则意味着打破陈规,寻求新的开始。这些细节的描写,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

最后,“冠绅行乐外,客去鸟还来”两句,以冠绅(指穿着华丽的贵族)的行乐场景作为背景,强调了皆翠亭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更是人们心灵愉悦、精神寄托的地方。即使客人离去,鸟儿依然归来,象征着皆翠亭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以及它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皆翠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送方即山之西宁

泷州田土最膏腴,尔去躬耕且一区。

陇上不妨鸿鹄在,山中应与虎狼俱。

缁衣世外还将母,白发堂前好弄雏。

万里归来吾未倦,相寻同作列仙儒。

(0)

寿龙江蔡丈

东樵中有老人峰,移入西樵紫翠重。

春酒正同飞瀑泻,芝华长有白云封。

楚丘神智年方壮,禹石尊荣礼益恭。

膝下圭璋多令子,君王几杖待相从。

(0)

下十八滩·其一

乱水砰磅斗不开,波中壁垒半崩颓。

滩高似倒三秋雨,石小偏含万古雷。

险尽始闻惶恐至,惊多只望万安来。

蒲帆几逐峰峦转,一曲才能酒一杯。

(0)

赠王当涂

华下诸王我主人,使君家有岳莲春。

神明肯作当涂令,文采思为太白邻。

舄影飞归仙掌杳,琴声流出玉泉新。

殷勤教化三年后,鸾鸟将同子弟亲。

(0)

和王不庵幽居之作

一夕秋风老玉颜,无人但掩白云关。

卧当流水难成梦,行见梅花不欲还。

禅寂定于征战后,功名应在有无间。

葛巾风度开东汉,赖尔林泉一日閒。

(0)

代景子将归寄内之作

何事时来反息机,将军难挽紫骝飞。

多因戍妇啼红粉,亦是山人爱白衣。

士马自分诸部去,簪缨谁惜一人归。

高堂此夕应同汝,梦见戎装脱翠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