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要荒服,虞廷干羽通。
谁云南极外,不丽大明中。
兵洗桄榔雨,帆归舶䑲风。
无令穷海国,但数伏波功。
禹贡要荒服,虞廷干羽通。
谁云南极外,不丽大明中。
兵洗桄榔雨,帆归舶䑲风。
无令穷海国,但数伏波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赠大司马东塘毛公征安南》组诗中的第二首。通过“禹贡要荒服,虞廷干羽通”两句,诗人追溯历史,表达了对古代治国理念的敬仰,以及对国家疆域的广阔和统一的赞美。接下来,“谁云南极外,不丽大明中”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对边远地区的覆盖。
“兵洗桄榔雨,帆归舶䑲风”描绘了征伐与归航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和平的宁静,同时也隐含着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无令穷海国,但数伏波功”则表达了对航海事业的重视和对航海英雄的颂扬,希望在海洋探索和对外交流中取得更多的成就,避免让遥远的海外国家被遗忘,而应以伏波将军(东汉时期的名将)的功绩为榜样,不断开拓进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国家统一与发展的热切期盼,也体现了对军事、航海等领域的关注与尊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