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出昭关日,仓皇去路遥。
渔人怜赠剑,市吏识吹箫。
楚郢鞭荒墓,吴江起怒潮。
因思臣子节,千古一魂消。
东出昭关日,仓皇去路遥。
渔人怜赠剑,市吏识吹箫。
楚郢鞭荒墓,吴江起怒潮。
因思臣子节,千古一魂消。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所作的《伍员庙》,主要描绘了伍员(伍子胥)离开楚国时的情景和他身后的历史影响。首句“东出昭关日”形象地展现了伍员逃离楚国时的紧迫与无奈,"仓皇去路遥"则表达了他逃离时的狼狈和前途的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渔人怜赠剑,市吏识吹箫”,通过渔夫的同情和市井小吏的熟知,侧面反映了伍员事迹的广为流传。"楚郢鞭荒墓"描述了伍员对楚国旧都郢都的复仇举动,象征着他对故国的深仇大恨;"吴江起怒潮"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伍员的愤怒和不屈。
最后两句,“因思臣子节,千古一魂消”,诗人感慨伍员作为忠臣的气节,他的精神即使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感怀,仿佛他的灵魂永不消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伍员事迹的叙述,赞扬了他的忠诚和坚韧,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思考。
孤松出岩阿,性岂好奇怪。
长材受屈抑,偃蹇为此态。
高人识物性,拔置轩槛外。
俾全凌云势,萧散极自在。
种树如种德,所贵厚能载。
欲令枝叶茂,要在根本大。
以兹奉亲寿,目到心已会。
欣然坐忘倦,轩宇增爽垲。
月明看虬龙,风过听竽籁。
昔同羊枣嗜,今比甘棠爱。
岁寒三友间,此友交独耐。
茯苓煮醍醐,艾纳薰馣馤。
櫩花落香粉,庭草荫书带。
洞启南薰窗,一笑豁晴霭。
浮丘生,能远游,不学羽客栖丹丘,挑簦荷笠来沧洲。
我昔冥栖向溟渤,携书共读东山月。
旧游冠盖半凋零,见子翻令心内热。
羡子有远志,放形天地间。
扁舟濯足望云海,短策振衣登雪山。
太行北上连雁门,燕台邺宫无复存。
国士由来死知己,令人感激思平原。
诸侯门深少知遇,回辕又复归南楚。
醉里行吟七泽秋,灯前卧听三湘雨。
吾知浮丘心迹奇,世人悠悠那得知。
草书古篆更神妙,击剑弹棋无不为。
严冬别我寒萧索,尊酒都门为君酌。
车轮遥遥忽不见,唯见千山雪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