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絮风微,湿花露重,暗香飞上钗头。
正凉阴小步,眉月如钩。
叶底听残杜宇,芳魂冷、好梦都休。
销凝处,一春幽思,更甚三秋。还休。
凄凉此后,便送得春归,离恨仍留。
望连天烟草,懒倚危楼。
莫问海棠开谢,零红泪、似我盈眸。
空肠断,焉能并刀,剪尽新愁。
落絮风微,湿花露重,暗香飞上钗头。
正凉阴小步,眉月如钩。
叶底听残杜宇,芳魂冷、好梦都休。
销凝处,一春幽思,更甚三秋。还休。
凄凉此后,便送得春归,离恨仍留。
望连天烟草,懒倚危楼。
莫问海棠开谢,零红泪、似我盈眸。
空肠断,焉能并刀,剪尽新愁。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清代词人曹慎仪的作品,通过对落絮、湿花、暗香和眉月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感伤的氛围。"落絮风微,湿花露重,暗香飞上钗头",细腻地刻画了春天将逝未逝的景象,暗香飘散,触动人心。"正凉阴小步,眉月如钩",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寂静和词人的孤独。
接下来,词人借杜鹃鸟的叫声和凋零的杜宇,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无尽的梦境破灭,"叶底听残杜宇,芳魂冷、好梦都休",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销凝处,一春幽思,更甚三秋",强调了春日愁绪之深,甚至超过秋季。
下半部分,词人感叹春去也带走了希望,"凄凉此后,便送得春归,离恨仍留",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无法摆脱的思念。"望连天烟草,懒倚危楼",以景寓情,展现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最后,词人以海棠花的凋零和自己的泪水作比,"莫问海棠开谢,零红泪、似我盈眸",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和无法排解的愁绪。
结尾"空肠断,焉能并刀,剪尽新愁",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愁苦之深,即使有并刀利刃也无法斩断这无尽的新愁,寓意着愁绪的绵长和难以割舍。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逝离别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