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风露冷,恻恻逼离人。
梦里回文妇,堂前断杼亲。
因之生太息,相和至清晨。
欲觅筠笼置,床头听更深。
不辞风露冷,恻恻逼离人。
梦里回文妇,堂前断杼亲。
因之生太息,相和至清晨。
欲觅筠笼置,床头听更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离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
“不辞风露冷”,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寂,暗示了离别的氛围。主人公愿意承受这样的环境,可见其对离人的深情。接着,“恻恻逼离人”一句,以“恻恻”形容内心的痛苦,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带来的伤感。
“梦里回文妇,堂前断杼亲”两句,运用典故,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梦境与现实中的亲人。回文妇指的是古代擅长回文诗的女子,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在梦中与离人相聚的情景;“堂前断杼亲”则描绘了现实中亲人因离别而悲伤的情景,断杼象征着织布机停止工作,暗喻家庭的不完整与哀愁。
“因之生太息,相和至清晨”表明主人公因思念而叹息不已,直至清晨仍未停歇,体现了情感的深沉与持久。最后,“欲觅筠笼置,床头听更深”表达了主人公想要寻找一个容器来存放对离人的思念,同时在深夜倾听,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奇迹的发生,或是希望借此延长与离人相聚的时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令人动容。
记丁年守岁,子夜同心,人在云安。
向夕沙滩下,听千峰爆竹,泪数乡园。
素裙半榻同梦,江雨彻宵寒。
笑汉腊催程,巴船送影,悔嫁朝官。桑田。
幸留命,又四远鸡声,今夜今年。
滚滚新潮大,望神州何地,横界阑干。
夜堂对酒闲话,儿女集灯前。
便咫尺天涯,归帆上峡山外山。
仙女思凡,秋娘生子,与谁重化香魂。
年华转转,似小红犹小,依旧腰身。
笑白头客,消受了两世佳人。
三生事,似灵不灵,结下情根。
相思正自无路,偏命续鸾胶,过夏犹春。
秦楼梦好,趁碧天凉月,彩凤归云。
问香奁里,曾记否、俊指留痕。
韦郎醉,亲挽玉箫,各诉前因。
小队西风,年年是、秋晴一字排空。
自春别去,应讶战血飞红。
羡而无家天地外,计程万顷水云中。
又相逢、乱山画角,身世霜枫。
人言潇湘似玉,问翠苔夜宿,曾梦卢龙。
万方多难,何地更著渔翁。
声声唤人泪落,况铁甲、沙场书未通。
三更雨,正向南飞去,千岩佛钟。
唤此人间何世,老天知醉醒。
为往日、二老销亡,山河影、步步新亭。
思君如今更酷,光天下、夜黑燐自青。
竟先后、化作长星。空山叟、破屋珠泪盈。
去岁记寻雁程,江楼坐上,当官盼到黄琼。
按拍三清。善才韵,有谁听。
甘人乍逢魑魅,酒后语,梦中情。茅斋少城。
芙蓉万树外,风露零。
无计留春住。听帘前、一声杜宇,唤他归去。
多少莺花都命短,散了彩云无数。
剩憔悴章台旧树。
留得缕金衫子在,认红心、碎点燕支污。
风与月,等闲度。秋娘老矣凭谁顾。
莫思量琵琶江上,荻花飘曙。
愁压眉尖和黛重,那有镜中人妒。
怕照影惊鸿相遇。
月地花天无恙否,是当年、一曲销魂处。
青衫客,泪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