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宴坐,常危立。一片虚凝,万境空寂。
岩前花雨已狼籍。
常宴坐,常危立。一片虚凝,万境空寂。
岩前花雨已狼籍。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所作的《须菩提赞(其二)》。诗人通过描绘日常修行中的两种状态——“常宴坐”与“常危立”,展现了禅定中的内心世界。"宴坐"意指静坐冥思,"危立"则象征警觉与清醒。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虚空,"一片虚凝"象征心境如镜,不为外物所动;"万境空寂"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万物的寂静与空灵。
"岩前花雨已狼籍"这一句,以自然景象作比,暗示修行者的心境如同山岩前落花纷飞,即使外在环境变化无常,内心依然保持宁静,不受外界干扰,呈现出一种超脱的洒脱和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于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和追求,体现了禅宗修行者对生活与宇宙的深刻洞察。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宾,一气为主。
玄机不昧,凭坎离精粹,权衡三五。
浩然成造化,销尸魄、纯阳结聚。
七返真阴降,功全摄迹,归本认元祖。
炼神合道冥冥,始真空体露。实相难睹。
无穷变化,显性珠如意,恢弘光吐。
独超三界外,令清净、腾今跨古。
反换宾为主,首提究竟功德普。
云间太华,笑苍然尘世,真成何物。
玉井莲开花十丈,独立苍龙绝壁。
九点齐州,一杯沧海,半落天山雪。
中原逐鹿,定知谁是雄杰。
我梦黄鹤移书,洪崖招隐,逸兴尊中发。
箭筈天门飞不到,落日旌旗明灭。
华屋生存,丘山零落,几换青青发。
人间休问,浩歌且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