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四首·其三》
《梅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除香除影赋梅花,方许诗中擅作家。

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颇称雪煎茶。

参横屋角霜初下,人倚阑干月欲斜。

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壶移入伴窗纱。

(0)
翻译
除去香气和身影,只赋予梅花诗人的独特才华。
担心过于通俗就像嫌弃羔羊酿酒,高雅之人更喜欢以雪烹煮清茶。
屋角参星横挂,初降寒霜,人倚栏杆,月已西斜。
夜晚寒冷,玉肌生寒,愁绪深入骨髓,金壶中的酒倒入杯中,陪伴着窗纱下的寂静。
注释
除:去除。
香:香气。
影:身影。
赋:赋予。
梅花:梅花。
俗:通俗。
羔:羔羊。
酒:酒。
高人:高雅的人。
雪:雪。
煎茶:烹煮清茶。
参横:参星横挂。
屋角:屋角。
霜初下:初降寒霜。
阑干:栏杆。
月欲斜:月已西斜。
夜冷:夜晚寒冷。
玉肌:玉肌(形容肌肤如玉)。
愁入骨:愁绪深入骨髓。
金壶:金壶(贵重的酒壶)。
窗纱:窗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雪后的静谧夜景,诗人借梅花的清高脱俗来表达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独到的造诣。首句“除香除影赋梅花”,以梅花比喻诗艺,表明只有去掉了俗世的香气和形迹,才能在诗中真正描绘出梅花的精神内核,这是对诗歌创作的高标准和追求。接着,“方许诗中擅作家”进一步强调,只有达到这样境界的诗人,才配称为擅长诗歌之家。

第二句“怕俗似嫌羔作酒”,则将不愿沾染世俗的态度比喻为制作美酒时对原料的挑剔,从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艺术上的严苛要求。紧接着,“高人颇称雪煎茶”表明那些有修养、品位高尚的人才会赞赏在雪水中煎熬出的纯净茶汤,这里的“雪煎茶”象征着诗人的清新之美和对艺术的精致追求。

第三句“参横屋角霜初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霜花开始在房檐上铺展开来。这里的“参横”形容的是霜花覆盖的均匀而美丽,而“屋角”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下句“人倚阑干月欲斜”,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仰望着即将西沉的月亮,流露出一丝孤寂和对夜晚美景的留恋。

最后两句,“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壶移入伴窗纱”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忧愁。这里的“玉肌”是形容月光下的肌肤之冷,而“愁入骨”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最后,“金壶移入伴窗纱”,诗人将酒壶推至窗前,通过轻纱细网的窗户,看着外面静谧的夜景,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感受与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刘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白头翁

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

祇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

(0)

桂林

不用歌丛桂,谁能更出山?

若无忘世事,来共此中闲。

(0)

杏轩,为倪伯温赋

别屋轩窗绚綵霞,董仙曾以杏为家。

邦人为种几多树,春雨每开千万花。

门外清阴遗世泽,酒边丹实赏年华。

烦君爱惜题诗壁,莫遣轻尘上碧纱。

(0)

王自牧、冷起敬诸文士游西湖、南山,记题其后

近闻甚得湖山乐,惜不与之同一游。

莫问石城来艇子,却思箫管在扬州。

枕边蝴蝶高楼梦,扇底芙蓉小院秋。

今觉司勋非往日,酒间无复旧风流。

(0)

碧梧轩,为贾彦仁、彦德二贡士赋

贾家种玉能成树,上有结巢双凤凰。

阴连深井暮云碧,花落大樽春酒香。

孔雀羽毛歌扇小,石榴颜色舞裙长。

莫教击坠轩前绿,留与吹笙共晚凉。

(0)

拟古秋夜长

云中鸿雁过,门前朔风起。

梧桐叶落金井头,月照乌啼天似水。

谁家机上织回文,夜听啼乌如不闻。

明朝为遣安西使,细意缄题持赠君。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