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台秋霁》
《凤台秋霁》全文
明 / 李秉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清秋吟社色,宋玉不胜情。

风急猿声碎,天高雁字横。

井梧和露下,砧杵杂笳鸣。

酌上桐梢月,黄花香满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情感。首句“清秋吟社色”,以“清秋”点明季节,暗示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同时“吟社色”则透露出诗人所在之地可能是一个文人雅集的场所,营造了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意境。

接着,“宋玉不胜情”一句,借用了楚辞作家宋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说即使如宋玉般才华横溢,也难以承载这深秋的哀愁与思绪。

“风急猿声碎,天高雁字横”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辽阔。急风中传来断续的猿啼,显得格外凄厉;高远的天空中,大雁一字排开,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辽远之感。

“井梧和露下,砧杵杂笳鸣”则将视线转向了日常生活场景,井边的梧桐树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而捣衣声与胡笳的交织,则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同时也暗含着思乡之情。

最后,“酌上桐梢月,黄花香满城”以月光洒在梧桐梢头,黄花(菊花)香气弥漫整个城市为结,既是对前文景物的呼应,又以“黄花香”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生命的顽强,给人以温暖与希望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凄美,也有生活细节的温馨与深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李秉同
朝代:明

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猜你喜欢

羽林郎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鹰走马长楸阴。

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

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黄须儿战邺下军,白袍兵劫花门寨。

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

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0)

摸鱼儿·其一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尊酒。

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

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

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

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

叹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0)

忆秦娥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0)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0)

立春绝句二首·其二

喜胜春幡袅凤钗,新春不换旧情怀。

草根隐绿冰痕满,柳眼藏娇雪影埋。

(0)

念奴娇·其一留别辛稼轩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