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一留别辛稼轩》
《念奴娇·其一留别辛稼轩》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0)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
许大:这么大。
著身:安身,立身。
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
虚名:指官位。
明光:汉代宫殿名,后泛指宫殿。
此指朝廷。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此处亦指朝廷。
白璧:白玉璧。
君:您,指辛弃疾。
浩然:不可阻遏、无所留恋的样子。
翻译
知音者太少,算算天地之间如此之大,哪里才是我托身之处。我早已下定决心为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后才肯退隐,但不知何日才到我功成身退的那一天。在这多景楼前,垂虹亭下,卧于床榻,听秋雨淅沥,听着听着也许就睡着了、官位真是误我太深,追求了十年,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我不是没有向朝廷献上辞赋,不是在向朝廷上书献赋时没有惊人之语。可能是我心太急了,皇上只是暂时还没有答应让我做官,所以我现在只落得衣裾上尽是尘土。至于拿出白璧和黄金追欢买笑,都让你担任主角吧,我没法参与了。我像张翰那样产生了莼鲈之思,我决心明天就归隐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念奴娇(其一)留别辛稼轩》。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诗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这里诗人感慨地指出懂得自己心声的人很少,而自己的抱负又如此宏大,却不知该将这份豪情寄托于何处。这几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诗人似乎有着坚定的目标,不愿意在成功之前轻易放弃,但又对何时能够找到回归平淡生活的路径感到困惑。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这一句描绘了一种恬静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沉浸于秋夜的寂寞之中。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这里表达的是对于虚名和功名的质疑,以及对过去十年辛勤努力而未有所成的感慨。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这几句则表明诗人的态度,他不愿意去追求那些能够让他在世人面前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而是保持着一种低调和平实的生活态度。

“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他觉得自己一直都很匆忙,没有得到过多的承诺,但却赢得了一身尘世的繁华。

“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这一句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将珍贵的物品比喻成追求快乐和购买微笑,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纯粹友情的向往,这份友情是他愿意用最宝贵的东西去交换。

“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最后这句,则是一种决绝的语气,像是诗人终于下定了决心,在某个清晨,从繁华落寞中解脱出来,向着那浩瀚如烟水面上的自由而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与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赠冯季良·其二

会稽东去不辞贫,为爱兰亭寄此身。

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0)

题可秩书斋·其三

槛外芙蓉插汉斜,登楼直欲采三花。

客来不尽论文兴,把酒空庭想月华。

(0)

题梅

残雪未消片月斜,美人林下斗豪华。

淡妆疑自罗浮出,占得春风第一花。

(0)

悼内·其一

绣佛斋中梦乍醒,悲风吹月透疏棂。

莲花不见参禅者,冷落床头数卷经。

(0)

题武彝·其四

采秀朝来汗漫游,松风五月冷龙湫。

山中道士如相识,骑鹤招余到十洲。

(0)

袁使君平寇歌·其四

天柱崔嵬控上游,长江东下堑皇州。

荆舒一战鞬櫜卧,南顾无劳圣主忧。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