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折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静更深之时,披着衣服倚靠在精致的玉栏上,感受着天风的轻拂和露水对琅玕(一种古代珍贵的乐器)的洒落。这不仅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也透露出诗人独特的艺术品味。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所四周环境。在这里,“前台后台”的设置营造出一个宽广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共生的境界。而“月如水”则是对月亮柔和光泽的形象描写,它不仅衬托出梅花的清冷,也映照出了整个夜晚的宁静氛围。最后,“云去云来梅影寒”一句,则通过流动的云朵和清寒的梅花影子,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享受以及内心世界的独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