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三代讳季文字仲归》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三代讳季文字仲归》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0)
注释
玉盂:形容精致的盛水器皿。
祝水:泛起的水波。
波云:像波纹又像云彩。
笔下:指书写时。
雷声:比喻文字的震撼力。
泣鬼神:使鬼神感动落泪。
龙虎山:道教名山。
前山后:山上山下。
先生活:指修行有道或长寿的人。
尽:度过。
翻译
玉盂中的水泛起波纹如云,笔下的文字如雷鸣震撼鬼神。
在龙虎山前后探问,有多少先生活着度过了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赞颂的是道教中的天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历史上历代天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在道教修持和民间信仰中所扮演角色的认可。

"玉盂祝水起波云" 这一句,通过“玉盂”这一器物象征着纯洁与高贵,“祝水”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里的“祝水”指的是天师们进行某种形式的净化或驱邪仪式,能够激起波云,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能力。

"笔下雷声泣鬼神" 这句话则是对天师们文字威力的一种颂扬。这里的“笔下”指的是书写,即通过笔墨来传达道教的经典或咒语等,能够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力量,让那些不洁之物(鬼神)都为之哭泣。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这两句诗则是对历史上天师们在道观中修持、传承和影响所及的人数的提问。这里的“龙虎山”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道教圣地,“山前山后”则是在询问不仅是在那座山上的道观里,甚至是周围地区,都有多少人受到了他们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历代天师深厚的情感以及高度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于道教及其修持者的广泛认同与崇仰。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登牛溪岭

岷峨润眼长可人,清江水绿如九亲。

水光山色不相送,自涯而返情太真。

别车驱将向何处,到此已与魑魅邻。

投荒哀过三良死,可赎人亦百其身。

(0)

虚明斋

道源泠然白,疏通无一尘。

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

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

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

逍遥且齐物,静与鸿濛亲。

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

(0)

上亭书事

自笑痴公日据鞍,谁令生不近长安。

此条太乐非清职,何物先生祗冷官。

背日潢污犹鼎沸,隔唇喉舌亦灰乾。

五浆不馈寻常客,却作行人一等看。

(0)

感俗

回肠惊绀发,汩脚沁寒眸。

沃壤连千里,封狐媚一丘。

生憎守钱虏,冷诮富民侯。

不厌江西水,长年傍屋流。

(0)

送许东传·其一

碧霄已觉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梦谩依淮水去,秋风空见雪山轻。

衣冠几许披云雾,父老于今识弟兄。

黄阁他年开月旦,想公终不解忘情。

(0)

东津净行院

老于春事无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

蚕到两眠方健叶,柳成三倒却飞花。

小桃涨浪堤痕润,绿麦翻风燕羽斜。

不得毫釐稽古力,起人松竹问谁家。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