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白玉蟾的作品,赞颂的是道教中的天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历史上历代天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们在道教修持和民间信仰中所扮演角色的认可。
"玉盂祝水起波云" 这一句,通过“玉盂”这一器物象征着纯洁与高贵,“祝水”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里的“祝水”指的是天师们进行某种形式的净化或驱邪仪式,能够激起波云,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能力。
"笔下雷声泣鬼神" 这句话则是对天师们文字威力的一种颂扬。这里的“笔下”指的是书写,即通过笔墨来传达道教的经典或咒语等,能够发出像雷鸣一样的力量,让那些不洁之物(鬼神)都为之哭泣。
"龙虎山前山后问,先生活尽几多人" 这两句诗则是对历史上天师们在道观中修持、传承和影响所及的人数的提问。这里的“龙虎山”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道教圣地,“山前山后”则是在询问不仅是在那座山上的道观里,甚至是周围地区,都有多少人受到了他们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历代天师深厚的情感以及高度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于道教及其修持者的广泛认同与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