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泠然白,疏通无一尘。
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
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
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
逍遥且齐物,静与鸿濛亲。
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
道源泠然白,疏通无一尘。
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
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
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
逍遥且齐物,静与鸿濛亲。
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道源泠然白,疏通无一尘"表达了诗人心灵的澄清和精神世界的纯净,没有任何尘俗的杂质。"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则是诗人自诩,与古人为伍,超越了世间的凡俗。
"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说明诗人已经在静室中居住了不短的时间,可以与自然界相融合,以至于能够观察到水面的清澈和壶中的冰冷,从而映射出诗人的身体和心灵都达到了极致的宁静和凉爽。
"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则是说诗人每天观察着太阳未升之时的景象,那些初生的光线,还有那些在黎明前就已经苏醒的植物,他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了如指掌。
"逍遥且齐物,静与鸿濛亲"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获得了一种超然世外的逍遥自得,同时也与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谐相处,与那些远古时代的人类一样,都享受着静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句"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则是说诗人如果想要寻找那样的隐逸生活,就应该像寻找漆园中的小吏那样,首先要与那些隐居在西边山野的邻里建立联系。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宾客填街复满座,片言出口生辉光。
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当时一顾登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
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苔绝知己。
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吕将军,骑赤兔。
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将军振袖挥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铤禦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
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洪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
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
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