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金锡已凌云,零落馀香片片新。
信手拈来还飏却,和风散作万家春。
高人金锡已凌云,零落馀香片片新。
信手拈来还飏却,和风散作万家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手持金锡,其身影仿佛已与云霄相接,遗留下一片片清新飘逸的香气。诗人以“高人”称呼这位僧侣,不仅赞美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暗示了其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金锡在佛教中常被视为法器,象征着智慧与教诲的力量。
“零落馀香片片新”一句,既是对金锡所散发香气的描述,也是对高僧人格魅力的隐喻。即使金锡已经不在眼前,但其留下的香气依然清新,寓意着高僧的精神影响深远,如同余香一般,虽不直接可见,却能持久地影响周围的人。
“信手拈来还飏却,和风散作万家春”则进一步展现了高僧的修为与影响力。通过“信手拈来”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高僧的自在与随心,而“还飏却”则暗示了他能够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和风散作万家春”将高僧的影响比作春风,温暖而充满生机,寓意着他的教诲与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和谐与繁荣,如同春天的到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力量的赞美,以及其对社会正面影响的颂扬。
絓席湘水上,始观祝融峰。
何人奠炎服,植此金芙蓉。
下窥俯南极,仰攀接层穹。
昂昂五峰尊,同立元气中。
阴晴变气候,众壑应寡同。
缘萝石磊磊,喷壑泉濛濛。
遥洒洞庭雪,五月飞凉风。
伊昔礼明禋,望秩犹三公。
灵湫出云雨,有祷无不通。
离明舞朱雀,星纪专化工。
而我契冥漠,览眺殊未穷。
火黎记昔冢,圮剥今无踪。
营丘秘真图,孤魂竟谁从。
浮云鸟道没,白日长天空。
惟应吊虞舜,一啸苍梧东。